•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广东教师赴加勒比岛国支教 成当地唯一中文老师

2015年08月18日 11: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随着全球各地兴起中文热,中国外派中文教师已成风气和惯例。据广东侨办介绍,目前广东共派出100多名老师在世界各地教授中文,其中90%在东南亚。

  南方日报调查发现,在荷属库拉索小岛,竟然有广东志愿者老师的踪影——支教2年的黎艺青是这里的少数派。在这个位于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黎艺青是当地唯一的一名中文老师。不久前,南方日报记者对短暂回国的黎艺青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在异国他乡教授中文的故事。

  层层选拔 跨越万里去支教

  荷属库拉索是面积444平方公里、人口15.28万的加勒比岛国,是荷兰的海外领地,相邻最近的国家却是委内瑞拉。

  这个面积仅为广州市1/16的岛国,库拉索与广东却颇有渊源。早在百余年前,中国人进入库拉索进行垦地种植,目前岛上有华侨华人4000多人,九成以上来自广东恩平、台山等地,主要从事餐饮、百货超市、洗衣等行业。

  虽然在海外多年,岛上的华侨华人时刻不忘家乡,并希望能在当地建立一所华文学校,让自己的子女能学好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抱着这样的念头,借由2013年10月中国驻威廉斯塔德总领事馆在库拉索首都开馆的机会,当地的华侨会馆于当年11月向国务院侨办递送了报告,并得到中国政府同意委派一名老师到库拉索担当此任,遴选老师的任务由广东省侨办具体安排。

  恩平一中的语文老师黎艺青因此入选,踏上了前往库拉索任教的路途。“当时省侨办发了一个通知到学校,说要选派语文老师到海外支教,而且最好有文艺特长。我在读师范的时候学过5年舞蹈,也学过唱歌,觉得自己挺合适的就报名了”。

  库拉索派出代表来广东面试老师,并将面试的资料、照片寄回国,让侨胞投票,最终才决定支教教师人选。

  通过了层层考核,黎艺青在2014年9月14日从广州白云机场启程,历经26小时跨越了1.6万公里,来到库拉索——她一下飞机,便受到了中国驻威廉斯塔德总领事馆领事、库拉索华侨会所主席、华文学校校长、30多位侨领侨胞及当地媒体的盛大欢迎。

  五种语言授课 让学生听得懂敢于说

  黎艺青告诉记者,在库拉索她两年的支教生活都在库拉索华侨会馆中进行。会馆是一座有着荷兰风情的百年建筑,一楼的105平方米的大厅是库拉索华文学校唯一的一间教室,里面摆放着由江门市捐赠的60多张课桌。此外,教学所用的投影仪、白板、课本、练习本等也都来自广东。

  这个仅有一间教室的学校有200多名学生,年纪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已经29岁。

  2014年10月4日,库拉索华文学校正式开课。在第一堂课上,黎艺青按照在国内的习惯让学生们进行自我介绍。“没想到大部分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说。”黎艺青说。

  黎艺青了解到,除了少部分学生曾在中国上过学,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能用普通话作简单的日常表达外,大部分学生土生土长,日常交流中使用的基本是当地的语言Papiamentu(以下简称为Pa文),除了中国血统外,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思想意识与当地人无异。他们汉语基础薄弱,普通话对于他们而言就相当于“外星语”。

  由于当地学校普遍使用Pa文和荷兰文进行教学,少部分学校使用英文教学,所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听懂英文,但绝大部分学生能听懂Pa文。此外,学生大多祖籍江门五邑地区,能用家乡话与家人简单交流,还能听懂少许的粤语。

  为了让自己更加快地被学生接受和认可,黎艺青开始努力学习Pa文。除此以外,她还想到五种语言授课的教学方法。

  黎艺青请班上年龄最大(29岁)并且在库拉索土生土长、能说一口正宗Pa文的学生麦国瑜做自己的Pa文翻译。麦国瑜在驻威廉斯塔德中国总领事馆担任秘书,虽然不懂普通话,但会说粤语,而且曾就读于美国休斯敦大学,英文流利。

  黎艺青告诉记者,经过一学年来的努力,在麦国瑜的帮助下,库拉索华文学校已经将教材《中文》第一册的12篇主要课文翻译成中文、英语、Pa文三语课文,黎艺青基本上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难题。

  善用肢体语言 丰富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中文是世界上学习难度最大的语言之一。黎艺青反思,如果只采取单纯的口授相传授课方式,课堂定会显得枯燥乏味,她于是利用自己的舞蹈和艺术特长,将所有教学内容像编排舞蹈一般将其编排成形象生动、易学易做的肢体语言,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让严肃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比如《大象的朋友》这一课里提到了大象、老虎、小鹿、小猪、小兔、老鼠六种动物,我就用肢体动作去表现动物的特征,并且让学生跟着学。这样他们理解得快也记得牢”。

  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让课堂变得亲切,通俗易懂,中文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终于听懂了课并能在课堂上快速掌握课文要领。

  广东省侨办为外派教师在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培训课上,班主任曾说过的一句话:“在国外,话说得越多越长,孩子们越会听不懂,我们应选择短促有力的堂上用语。”黎艺青尝试着在讲台上大喊了一声“一、二、三,坐端正!”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愣住了。

  这大嗓门的一喊,触发了黎艺青的灵感。在管理班级纪律时,说话一定要短促,用凝练的语言去讲。通过这样一种训练,学生对于黎艺青短促的口令式管理有了条件反射,每次出现班级纪律涣散情况,黎艺青都能很快把学生的纪律管好。

  第一学年华文学校共举行了13次考试,考试以100分为满分。据统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15人,其中2人总平均分100分,有79人总平均分达90分以上,优秀率占35%。

  辛苦栽培 中文教育获认可

  在2015年新年到来之际,黎艺青参与筹办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为了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中文学习成果,黎艺青充分发挥学生们在西式教育中习得的良好艺术长处,组织学生参加书画展览与歌曲表演。以“中国年·幸福家”为主题的书画展,收到学生创作的200多幅绘画作品,400多幅书法作品。

  “他们写字就跟画画一样,不会按笔画顺序来写。但是都很认真,就算年龄很小的孩子也用心去完成”。

  黎艺青被学生的热情和认真感染,她把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进行装饰后展览出来。联欢会当天,学生的书画作品变成了一个30米长的艺术长廊,观看的人反响热烈。“最激动的是学生家长,因为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了几个月之后,还有作品展出来了。大家都在找自己孩子的作品。”

  在晚会上,黎艺青带领全校200多名学生,身穿统一的红衣黑裤,为观众齐声演唱《茉莉花》,赢得了侨胞以及当地观众的热烈喝彩,还被当地记者报道,上了次日新闻的头版头条。

  “大家通过晚会对我们学校有了一个较高的评价,侨胞对学校的信心也更足了。晚会之后就有很多侨胞打来电话,问他们的孩子是否可以提前入学。”黎艺青说,华文学校向库拉索侨胞以及当地人民递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侨胞关怀 异国收获亲情

  库拉索华侨会馆正门的左侧并排矗立着三支旗杆,每年的重要时刻旗杆上方都会飘扬着荷兰王国国旗、库拉索国旗和中国国旗。黎艺青还了解到,每年的10月1日早上7时,现年已74岁的冯超汉先生都会在这里把中国国旗升起,这项仪式在他手中已坚持了30年。

  库拉索岛旅游业兴旺,首都威廉斯塔德位于库拉索岛南岸,在其内城及港口古迹区的建筑群,就像是一幅儿童画一般色彩丰富,保留了17—18世纪荷兰殖民时期的风格,因其不同的文化历史价值和内城、港口古迹,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虽然岛上风景迷人令人心驰神往,但黎艺青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外出游玩。

  黎艺青说,一个人在岛上支教辛苦寂寞在所难免。“住的会馆是百年老房子,有时候会有老鼠蟑螂,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有点害怕,头半年就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真正让她安定下来的是华侨给予的浓浓关怀。

  初来乍到,也许由于水土不服,黎艺青被传染上在当地流行的病毒型感冒,严重时连唾液都难以下咽,无法进食。当地的邹艳芳女士就把黎艺青接回到她家中去照顾,“和我同睡一张床,真像妈妈一样,”黎艺青说,“她自己不喜欢喝粥,但每天都会煲粥给我喝,甚至有的时候就直接把粥端到床前。病好了之后,她又看有什么滋补的汤,特意叮嘱厨师给我煲。”

  黎艺青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国侨办、省侨办、江门侨办、恩平教育局等机构为库拉索华文学校输送教材、练习本等教学物资;一位从生意场上退下来的女士自愿来学校担任黎艺青的助教,减轻她的教学重负……黎艺青说,对华文学校的未来她充满信心。“虽然我们的学校很小,只有一间教室,但再小也拥有传承中华文化的讲坛;虽然只有我一名老师,但我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支持。”

  黎艺青说,8月她返回库拉索后,打算报个Pa文学习班。“我还带了一些舞蹈的服装、器材,打算给学生排练几个舞蹈。”(李梦瑶 邹心晨 唐丽 方凌燕 杨曦萌)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