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中国汉语教师支教五年 为非洲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2015年08月31日 15:5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在肯尼亚基苏木的基博斯中学,学生们参加张文强回国前的最后一次汉语辅导。(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在肯尼亚基苏木的基博斯中学,学生们参加张文强回国前的最后一次汉语辅导。(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在肯尼亚基苏木的基博斯中学,学生们参加张文强回国前的最后一次汉语辅导。(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肯尼亚西南部,基苏木的马灯在风中摇曳,在漆黑夜里散射出温暖的光,照亮黑人孩子的笑脸,也照亮了汉语教师张文强对万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28日,47岁张文强在肯尼亚执教生涯中完成了最后一课,即将离开工作五年之久的三尺讲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五年来,他先后走访当地约50所学校,为近万名不同年龄的肯尼亚学生启蒙中国文化,为贫困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由于声名远播,当地孩子为了听他讲课,想各种办法吸引他进自己的教室。张文强和非洲孩子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新华国际搜集了一些他们之间的故事。

  一把单弦琴

  2010年,张文强接受国家汉办委派,前往基苏木地区的学校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五年来,在赤道高原执教,张文强凭借个人魅力和专业水准,成了当地的明星教师。他练就了在短短几分钟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迅速拉近关系的能力。

  在张文强课上,笑声、歌声、掌声此起彼伏,他活力四射,充满激情,斯语、英语、卢奥语、汉语交替使用;他轻重缓急,把握节奏,花样无数,手可舞,足可蹈,课堂里总是歌声阵阵。

  热烈气氛常常把别班学生吸引过来,窗户边挤满了好奇的孩子,有时候,连在教室外备课的当地老师也会停下来和学生一起学汉语。

  有一次,在卡居鲁小学授课时,四年级学生奥提诺为了邀请张老师来授课,用基苏木卢奥族传统乐器Orutu为他演奏了一曲欢快动听的当地音乐。

  “校长当时希望我教授高年级课程,这让三四年级的学生很不情愿。课间,一大群学生涌过来,奥提诺用他们的传统乐器,为我演奏了一曲部族传统音乐,以换取明天为他们上一节汉语课,”张文强笑道。

  奥提诺的乐器非常特别,是一把自制单弦琴。琴的共鸣箱似乎是由方便面纸桶做成,弦只有一根绳。这名9岁男孩盘坐在沙土地上,拨弄着琴弦,起承转合的旋律令人心醉。张文强说自己永远忘不了奥提诺演奏时的专注神情,他对新华国际记者说,“那音乐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那乐器是世界上最好的,胜过任何一件造价昂贵、做工精美的乐器!”

  一曲下来,张文强深受感动,觉得自己仿佛在面对一名真正的音乐家。当他答应为四年级学生上课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好像赢了比赛,立即把他拥进教室。

  孤儿的小手

  基苏木是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感染率高达20%。疾病与贫困让这一地区孤儿的数量激增。

  张文强在他曾经执教的一所学校做过统计。234名学生中大约有100名孤儿:六年级21人里有16名孤儿,七年级18人里有9名,八年级25人里有10名。更不用说那些衣着破烂的低年级孩子里,有多少已经失去了亲人。

  “当我问谁是孤儿时,那么多小手一下子举了起来,在我眼前晃动,扎痛我的心。瞬间,我觉得他们的脸在我面前模糊了。他们就这样毫不迟疑地举起手来,没有悲伤,没有羞涩,没有遮掩……”说到这儿,张文强倍感沉重。

  五年来,他奔走于一所所地处偏远农村和山区的学校。校舍四壁透风,有的摇摇欲坠,有的一阵风刮来,房顶就不见了。这些学校没有办公室,甚至找不到一个完好的凳子。“当你天天面对这些,没有同情、没有眼泪,因为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是高举着手,笑着告诉我他们的故事,有的甚至还透着自豪。”

  每年圣诞节前后,张文强都会和当地政府官员一起去孤儿院看望孩子,送去各式各样慰问品。

  他心疼这些没爹没娘、甚至身有残疾的孩子,总是愿意用自己的积蓄满足他们对艰难生活的任何一点愿望和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当地人也需要更多的艾滋病知识普及。”

  连接中非文化

  初来肯尼亚时,张文强感觉时光倒流,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中国五六十年代。但他迅速适应了当地的艰苦环境,乐观而积极地看待一切与中国的不同。

  关于如何在这样一个异域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张文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

  “在陌生环境里,我学习他们的语言,从不懂到听懂只言片语,能够揣摩其中意思,让我不再只是听众。当你俯下身子向他们请教时,你会觉得他们总是尽心地说给你,写给你看,当你发音不到位时,他们总会发出善意的笑声……”

  他认为,传播中文首先是要虚心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拉近两种不同价值观之间的距离。“不是居高临下,不是强势传播,这样的态度,会让接下来的汉语教学如鱼得水。”

  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张文强给孩子们讲解了饺子的文化,和谐的家庭理念和备受青睐的中国功夫。他将“武”字进行象形解释,说明中国功夫并不是影片中那样,好勇斗狠,而是以“和”为贵,强身健体。

  他将中国城市与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等进行对比,还给孩子们讲中国高铁。“从基苏木到内罗毕坐火车,350公里路程,至少需要约10个小时,而当下中国高铁时速1个多小时就可到达。”

  张文强说,中肯差异不是中国人获得优越感的借口。若要赢得当地人尊重,就需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文化,懂其所思所想,这样才能消除误解,建立信任和友谊,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非洲追寻自我

  张文强非常喜欢维多利亚湖边码头上的马灯。他觉得一盏盏高悬在码头上的马灯,似乎点亮了一些深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碎片。

  油迹斑斑的马灯让他想起了姥姥当年在黑暗狭窄的厨房里劳作;灯罩上的裂纹让他想起当年父母在漆黑夜里,借着微弱的马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麦地里浇园。

  他曾作过一首诗:我是一粒种,丢落岩缝中。虽无阳光暖,更兼凛冽风。一滴雨足够,顽石亦摧崩。扎根断崖边,曲曲向碧空。云可遮望眼,不改心中梦。

  在肯尼亚,对家人的思念让他对工作更加负责,兢兢业业坚持5年,源于他对教师职业的这份热爱。(丁小溪)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