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驻阿根廷大使杨万明就中阿文教合作进行说明

2015年09月08日 15:0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

  中国侨网9月8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近日,阿根廷《当代》杂志(2015年第13期)刊登了对驻阿根廷大使杨万明的专访,杨大使围绕当前中阿文教合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当代》杂志是阿根廷著名文化类刊物,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文化项目。采访全文如下:

  一、 随着中阿经贸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两国文化、教育领域合作有哪些进展?

  中国有句古语:根之茂者其实遂。中阿人文交流正是两国收获经贸合作硕果的根基。事实上,中阿两国虽相距遥远,但双方文教合作日益广泛多样。

  在文化领域,两国每年互办书画、音乐、电影、艺术等各类展览,双方文化界人士互访逐年增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阿根廷国家馆共接待了400余万人次参观,成为参观人数最多的拉美国家馆。今年初,华人艺术大师蔡国强在布市博卡区上演了一场以探戈为灵感的大型焰火秀,我有幸在现场观看,同30万当地民众分享了火药这一中国古老发明同探戈舞步完美结合的魅力。同时,我们连续多年在布市、门多萨、拉普拉塔等地举办“欢乐春节”、中国电影周等活动,这些已成为当地品牌文化活动。目前,中阿正积极推动互设文化中心,搭建两国文化交流新平台。今年初,两国还签署了第11个双边文化合作执行计划,这将更好规划和指导两国各领域文化交流。

  在教育领域,两国互派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目前,中国政府每年向阿根廷提供近20个奖学金名额,至今已为近400名阿学生赴华深造提供奖学金。今年,我们还增加了面向当地政府、企业优秀员工的管理学奖学金名额,阿政府也首次向中国学生提供来阿留学奖学金。同时,阿民众对于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升温。目前,阿共有20余所教学机构开设中文课程,当地汉语学生超过3000人。今年3月,阿第一所公立全日制中西文双语学校正式成立,这是拉美地区首座同类学校。今年,首位阿根廷汉语学生在“汉语桥”拉美片区比赛中脱颖而出,将赴华参加全球总决赛。这些都是两国教育合作蓬勃发展的成果。

  二、 孔院在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孔院是中阿文教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09年布大开设阿首家孔院以来,中国政府已在阿建有2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目前,孔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除教授汉语外,孔院还开设了书法、太极、功夫、民族歌舞等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举办了中国电影周、图片展等不少文化活动。去年,我曾出席阿汉语学生才艺汇演,孔院学生表演的功夫、书法、歌舞等精彩节目令人印象深刻。这说明,孔院已从语言教学机构逐步成长为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民间友好的特殊桥梁。

  三、 对拉美、阿根廷文化的印象。

  拉美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古老的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等为根基,在历史进程中又同其他各种文明碰撞、融会,形成了多元共存、包容灿烂的独特文化。聂鲁达、帕斯、马尔克斯、略萨等拉美文学巨匠在中国拥有众多读者。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常说,拉美文学曾对中国作家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拉美热情曼妙的歌舞、技艺细腻的足球、丰富多样的自然历史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民众的青睐。

  我曾于1993至1995年常驻阿根廷,去年作为大使返阿履职。这些经历让我有机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阿根廷文化。这里不仅拥有文学、探戈、高乔这些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还孕育了南美独立领袖圣马丁、杰出女性政治家庇隆夫人等一批历史名人,他们追求独立自强、平等正义的政治理想已成为一代代拉美人民的精神传承。我本人是阿根廷足球的铁杆球迷,很高兴看到,今年来,已有多批中国青少年球员来阿交流,下个月,博卡、河床等阿著名足球俱乐部教练还将赴北京培训当地中学体育教师。我相信,足球培训交流将成为中阿文教合作的新领域。

  四、 如何评价旅阿华侨华人对阿文化的贡献?

  目前,旅阿华侨华人有12万人,他们在经营好自身事业的同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大力支持两国文化交流。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由华侨华人自主筹办的中国街新春庙会已成为布市品牌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几十万人观摩。由旅阿华人创办的传媒公司曾多次安排阿著名探戈剧团Esquina Carlos Gardel赴华演出,获得热烈反响。各侨团还常同孔子学院、当地艺术团体一道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中国歌舞和文化带进当地学校、社区,为增进两国人民间友谊作出了贡献。还有不少阿各界人士告诉我,周末去Belgrano区的中国城“踩街”已成为当地时尚,中餐、中医、太极等中国元素正日益得到当地民众的接受和认同。这些既归功于华侨华人的积极努力,也说明阿根廷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这为两国文化相互融合借鉴提供了无限空间。

  五、 大使对进一步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有何建议?

  2014年中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合作机制续有完善,多边协调更加密切,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中阿关系发展正迎来黄金时期。更加密切、全面的文化交流将为两国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广泛、坚实的社会支撑。驻阿使馆愿同各方共同努力,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增加社会全面交往。我到任以来,走访了CARI、IPE、CIPPEC、FEFESNA等多家智库,还有布大、Cuyo国立大学、Misiones国立大学、阿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这些机构已经或希望同中国对口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将为双方牵线搭桥、促成合作,也欢迎两国越来越多的院校、智库、媒体、文化团体、艺术家加强互访,增进两国社会的深层次交流。

  二是夯实两国友好根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了解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和在阿其他院校的汉语教学,帮助更多当地学生在学好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打造未来就业的高附加值。同时,我们将努力扩大对阿奖学金名额,特别要多为两国青少年创造相互接触、相互学习、广交朋友的机会,将中阿友谊不断传承下去。

  三是打造文化交流合力。增进中阿文教交流不仅需要两国政府的坚定意愿,更离不开基层民众的广泛参与。我们支持各友华团体、华侨华人、孔院等适应两国社会交往的新需求,创新工作形式,加强相互协作,汇集各自优势,扩大活动规模和影响,推动更多两国文教交流活动走进媒体、走进社区,把中阿友好的声音传播地更广、更远。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