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孔子学院促英国北爱尔兰和中国各领域交流


中国侨网10月8日电 据英国BBC中文网报道,英国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在北爱尔兰融入当地社会,促进英中文化、贸易等多层次交流,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欢迎,在英国的孔子学院中独树一帜。
曾任北爱克雷加封市市长的德萝蕾丝·凯丽女士毕业于奥斯特大学,说起在她母校诞生的北爱孔子学院,凯丽女士赞不绝口。2012年4月,奥斯特大学和中国的高校在贝尔法斯特联合开办了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翻开了北爱尔兰和中国关系的新的一页。
她介绍说:“北爱孔子学院为北爱年轻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为北爱和中国年青人相互访问、加深了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每年我们都有约1百名儿童到中国去短期访问学习。这种民间交流为双方发展各领域层次的密切的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凯丽女士说,她的一个孙女也在北爱孔子学堂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她非常喜欢孔子课堂。”
目前,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下设8家孔子课堂中心,辐射北爱尔兰123所中小学,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多达1.5万。
凯丽女士指出,北爱孔子学院对北爱全面发展和中国的联系至关重要:“虽然北爱和中国历史上的关系可以上溯百年,可以因为孔子学院在过去3年中的努力,北爱对中国才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去年成立的北爱议会中国事务跨党派小组和孔子学院等机构,北爱尔兰正在和中国全面发展各个领域的关系。”
随着双方合作的发展和深入,2015年,英中两国政府分别在贝尔法斯特和武汉设立了总领事馆。奥斯特大学此前也早已和湖北师范大学携手合作运营北爱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凯丽女士本人去年也应邀访问了中国,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北爱尔兰地方政府企业、贸易和投资事务部长乔纳森·贝尔先生也是北爱孔子学院的积极支持者之一。贝尔先生说:“孔子学院给北爱的年青人提供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课堂,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从北爱的大学扩展到中小学,让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孔院也是向中国介绍北爱、发展北爱和中国的经贸商业关系的一个渠道。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
刘艳博士是北爱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执行院长,是最早协助北爱设立孔院的人士之一。她介绍说,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和英中贸易投资加强,特别是自从英国首相卡梅伦等政府高官提倡学中文、很多中小学将中文列为选修或必修课后,北爱从小学到大学的很多年轻人对汉语的青睐也逐年增加,有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普遍需求。
她指出, 在过去3年里,在英中双方官方的支持下,北爱孔子学院结合了英中两国文化特点和北爱办学需求,既有中国方面提供的师资力量,又有结合英国和北爱当地文化制定的专门学习教材,尊重北爱当地的多元文化,深受北爱民众的欢迎。
她说:“从2014年开始,北爱尔兰各地已经有1千多名汉语考生在贝尔法斯特参加了由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英国北爱尔兰汉语水平统考。考试规模是全英规模最大的。”
她表示:“除了教学考试以外,北爱孔子学院还在当地的中小学中举办了多次‘中国日’活动,介绍中国语言文化、书法、美食、艺术文艺等。北爱的孔院也组织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参加当地的慈善活动。”
“9月底,北爱孔院还组织安排了一场少林武术与民乐、舞蹈在贝尔法斯特市上演,这场介绍中国少林武术、民乐和舞蹈的演出获得热烈的反响。”
目前,英国各地的孔子学院已经达到约25所,孔子课堂约63间,数量在欧盟国家里居于首位。而北爱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受当地学生、民众的欢迎程度在英国名列前茅,引领着英国乃至欧洲新一轮“孔子热”的潮流。(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