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跳竹竿舞写东巴文"汉语桥"选手亲密接触云南文化

2015年10月23日 16:0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昆明10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如果可以运更多水,我一定能写出更多‘氵’字旁的汉字。”23日,正在参加“汉语桥”比赛的吉尔吉斯选手张吉娜接受了“傣族村”的考试——穿傣服、接力取水写汉字。尽管写出来13个“氵”字旁字,但她对这个成绩一点都不满意。

  23日,来华参加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五大洲选手来到云南民族村,体验云南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并接受来自傣族、纳西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村的考试。

  在傣族村寨,选手们感受了傣族的水文化,不仅要计时试穿傣族筒裙、对襟,还要用木瓢打水,写“氵”字旁汉字。“清、河、流、海、江……每打满一格水,选手们总是能快速写出一个“氵”字旁汉字。

  “可惜打水运水太费时间了,我们会写的字还多着呢,”没能完全展现实力,张吉娜懊恼不已。

  而这些外国选手写出的“汨”、“汜”等汉字,让围观的市民游客也惊了。“真惭愧,我都不确定这几个字怎么读。这个是读‘mi’么?”两游客指着展板问。

  在纳西族村,选手们认真学写东巴文“天人合一”。在哈尼族村,大家学起了竹竿舞,“要命”的是还得边跳竹竿边说物品名称。而在彝族村,等待大家的是寻找“十二生肖”的考验。

  “我爱这样多元的中国文化。”张吉娜告诉记者,2011年她就以观摩营员的身份参加过“汉语桥”,“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真是只增不减。汉语桥比赛让人紧张,但更多开心”。

  “民俗文化体验比赛”是本届“汉语桥”的第四场赛试,胜出的选手们还将参加接下来的10进5晋级赛、团体总决赛,最终决出洲际冠军和总决赛冠军。(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