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中澳双语联合研究实验室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揭牌

2015年11月05日 16:3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

  中国侨网11月5日电 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网站消息,11月3至4日,由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澳双语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暨南大学—西悉尼大学“双语联合研究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成功举行。

  在这秋兰飘香的季节,中澳双语研讨会为双语(多语)领域的研究送来阵阵清新之风。会议共有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50名代表与会,其中包括西悉尼大学人文学院院长Peter Hutchings教授,西悉尼双语研究实验室主任齐汝莹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桂冠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Nicholas Evans特级教授,澳门大学/南京大学徐大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叶彩燕教授,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教授,暨大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副院长曾毅平教授等著名学者。

  会议得到了国侨办文化司的关注,雷振刚司长、华文教育中心邱立国主任出席大会。在3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国侨办文化司司长雷振刚先生先为此次会议致辞。雷司长对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嘉宾及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雷司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各国联系紧密的今天,双语(多语)日显重要。全球和谐需要双语;“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双语;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融合与传承需要双语;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双语研究。他还指明,国侨办的工作就是帮助海外华裔了解、传承自己的语言文化,不忘民族之魂与根,让海外华侨华人在面临文化、语言、生活环境的挑战下更好适应当地生活,成为适合当地、又有民族之根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国侨办将大力支持中澳双语的研究工作,同时期待国内外同仁们协同研究与创新,为双语研究、华文教育添砖加瓦;为海内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谋划更为美好的明天。

  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介绍此次双语研讨会是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和西悉尼大学人文与传播艺术学院联合举办,两院都在在双语研究与华文教育界方面独享盛誉,且两院都希望看到双语(多语)学在两国的广阔发展,因此一拍即合,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促发展。林副校长指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会一如既往致力于华文教育、多语教育的研究,切实贯彻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为培养华文教育领域的多类型、多层次人才而努力;也希望通过此次中澳双语研讨会的形式能推进此目标,为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上,Perter Hutchings院长指出,西悉尼大学一直以来都注重加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而语言是这一关系的核心,通过语言的交融,促进跨文化的交际及沟通。澳大利亚语言的多样化,以及其带来的挑战,必须关注双语研究,这样才能既能维护语言传统,又可以让更多澳洲人民将来踏上新丝绸之路时,可以更好地与全世界沟通。

  西悉尼双语研究实验室主任齐汝莹女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特级教授Nicholas Evans先生亦在开幕式上讲话。他们回忆了暨南大学-西悉尼大学双语研究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成立过程,并回顾了两国合作开展双语双文化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他们认为此次中澳双语学术研讨会议的举办,为中澳语言合作研究又增添了一个成功的实例,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利用这一宝贵的交流机会,打造一个科学的双语研究、华文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平台。

  11月3日的开幕式上,还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双语双文化研究尖端学者的注视下,“暨南大学-西悉尼大学双语联合研究实验室”暨南大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双语联合实验室在暨南大学校内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澳双语研究、华文教育的进入协同发展的新纪元,中澳将加强校际、国际“协同创新”合作,优势互补,共创多语和谐共融研究的新纪元。

  11月4日下午,举行会议的闭幕式,郭熙教授和齐汝莹教授分别作会议总结报告。郭熙回顾了此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提出“如何研究双语、关注哪些话题、能否集中力量研究并为社会服务”是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齐汝莹教授总结本次会议特点“小而强,多而精”,并感谢海内外特邀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感谢两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悉心工作,特别是感谢了暨南大学长期对双语双文化研究的关注和支持。

  历时两天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就会议各项主题“双语/多语习得与发展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翻译与口译研究、多语社区文化与交际研究”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学术讨论。多位知名专家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如Nicholas Evans教授《Soft Whispers from the Logosphere》、郭熙教授《华文教育中塑造“永久第二代”假想》、齐汝莹教授《Can social tolerance be learnt through Bilingualism teaching》、Stephen Matthews教授《Science and intuition in bilingualism》、Virginia Yip教授《One child: two mother tongues》、徐大明教授《Bilingualism Planning》、储诚志教授《Four Dimensions of Bilingual Competence: Complexity, Accuracy, Fluency and Felicity (CAFF)》、吴英成教授《Intergenerational language shift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Teaching Chinese to English-dominant bilinguals in Singapore》等。此外还有会议代表提交的近50篇学术论文,在会上进行了分组讨论和研究。

  本次学术会议内容丰富,除了高端论坛外,还有更多走进社区的实践workshop,11月2日晚,在华文学院召开双语儿童工作坊见面会,就“如何培养双语儿童”为主题,Nicolas Evans、齐汝莹、叶彩燕、徐大明、Stephen Matthews等众多国际著名儿童双语研究专家与广州周边社区及暨南大学的家长及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workshop,还吸引了广州诸多教育机构和教育类慈善团体的注意,他们纷纷派人参会,索取会议资料与视频,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效果。

  此次在暨南大学举行的中澳双语双文化研讨会,是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首次承办双语(多语)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这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院环南海语言生态研究等课题,有诸多共通之处。会议期间,邵宜院长还会晤了Nicolas Evans院士,就日后开展相关合作研究等达成意向。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必将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科学研究,开辟新的航线。(黄蕊)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