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华文学校在意大利发展迅猛 宪兵也来学中文(图)

2015年11月06日 11:1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解颖在2015年孟子中文学校新春联欢晚会现场讲话。(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方曼青
    解颖在2015年孟子中文学校新春联欢晚会现场讲话。(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方曼青 摄)

  中国侨网11月6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意大利版报道,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不少国家兴起了“中文热”。罗马孟子中文学校的校长解颖就见证了这一热潮在意大利的缩影。

  中国影响力提高意大利中文热升温

  解颖自2000年起在意大利从事中文教育,至今已有十余年。据她回忆,当年在罗马,学中文的学生总共只有四五十人。而随着华人在意大利发展得越来越好,如今仅罗马就有至少5家比较正规的中文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华二代”。在解颖的学校里,最小的学生还不到3岁,但已经能背中文诗歌和拼音,也学会很多传统文化中的“规矩”。在意大利的学校放暑假时,学生们可以全天学习中文。

  除了“华二代”,学习中文的意大利孩子也越来越多。“原来连中意混血都没有,现在是真的多了。”解颖说。谈到原因,她表示其实还是中国强大了,“像是神五、神六上天之后,意大利人对‘中国制造’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一些意大利人对中国和华人的印象就是制造“廉价低质”的产品。然而,随着体现中国实力的各种成就出现,意大利人也开始改变想法。

  “越来越多意大利人开始学中文,对中国的了解更多,希望去中国的人也更多。”解颖说起她在罗马一所中学连续四年开设的中文班,“最高峰时期,两个班合起来有60多个人学中文。”在教这些“纯意大利人”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让解颖印象最深的是,在她问起有谁想要去中国时,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起了手,“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我的责任挺重大的。”除了开设中文课程,这所意大利中学近年来也一直寻求与中国的高中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希望促成学生每年到对方国家交流。

  与华人打交道 宪兵也来学中文

  而解颖教过更特殊的一群意大利人,则是在职的宪兵。2006年起,她开始在宪兵学校的语言中心教授中文。“我发现,在那里开设的所有外语课中,除了英文,最多人学的就是中文。”在这些学生中,最大的年龄已有50岁,大部分则是30至40岁“正当年”的宪兵。与孩子们不同,他们学习中文为了更好地工作。“一开始没有那么多人学中文,现在办班的频率非常高。这与华人数量的增多也有关。”

  第一次上课时有宪兵一上来就问她,“我是宪兵,这是我的证件,请给我看你的证件。”这句话怎么说,“我当时听后心里不太舒服,感觉宪兵学中文就是为了对付中国人似的。”不过,解颖逐渐发现,即便是之前态度不那么好的宪兵,只要学了中文就会对华人友好一些。“他觉得他会说几句中文,好像就跟华人有了某种‘交情’。”

  更有趣的是,她的一些宪兵学生只要看到华人,就会问:“你认识解教师吗?”这让她每每回想起来都忍俊不禁。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宪兵会问她:“教师,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笑?”对方这一问,其实把解颖归到了“中国人”的范围之外。她则回答说:“你认为我是一个不会笑的人吗?我也是地道的中国人啊。”

  还有的宪兵会问:“为什么他们都怕我们?”解颖向他们解释说,因为这里的华人有很多从中国的乡村地区来,在家乡时可以夜不闭户,“一旦看见警员,就说明出事了。他们一到罗马,发现街上都是警员,所以他们害怕。”宪兵们听后认为有道理,解颖也借此契机消除了不少误解。

  消除文化隔阂促进人与人交流

  一次,解颖的一个宪兵学生在佛罗伦萨举办婚礼,她和家人作为唯一的中国客人应邀出席婚礼,解颖穿了旗袍。学生第一时间颇为自豪地把解颖一家人介绍给其他意大利宾客,并略带炫耀意味地用中文与她对话。“在场的意大利人在和我们握手时,眼里露出惊奇的目光,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原来中国人还有这样的。”解颖回忆。

  之所以会如此,与部分华人留给意大利人的固有印象有关。在普拉托,解颖的一个宪兵学生曾指着一个抽着烟、穿着拖鞋在街上走的华人对她说:“你看,这就是中国人。”解颖认为,这种心态其实不难理解,华人也应尊重意大利本地的一些习俗:“如果你有五六间房子,我过来租了其中一间,结果每天吃得都比你好、用得也比你好,但却不顾及你的感受,你会怎么想?”

  为消除文化隔阂,解颖进行了许多无形中的努力。“至少我带的这些学生会知道,中国人不善于表达,但并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火’。”她说,“我曾经跟我的意大利学生说,如果你的朋友生病了,你可能会立刻口头表达关心,可中国人就会在自己家里做一些吃的送过去,你们会吗?”学生们表示不会。此时,解颖会半开玩笑地说:“其实你们意大利人这样挺‘虚’的。”

  未来,解颖有一个期望,她希望从她的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不论是意大利人还是“华二代”,不止学会中文,还能获得一种积极与人交流的阳光心态。(汤林石)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