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教人士呼吁华文教师掌握专业书法教学


中国侨网11月16日电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进入网络时代,电脑及智能手机取代了提笔写字,大街小巷的华人新开的店铺也不再常见书法老师为招牌题字,而是换上各种形式的广告设计招牌。
但科技再进步,传统书法这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并没有遭遇淘汰,许多家长也开始送孩子前往书法班学习来修生养性及活跃思维,而且书法也是华小、中学及独中的考试项目之一。
对此,大马著名书画家兼前巴生中华独中校长陈健诚不讳言,尽管大马的华文教育体系有书法项目,但培训华文老师的师范大学却没有教导老师掌握书法教学,这也使到中小学的书法就只是一个项目而已。
他认为,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教育部的行政命令,规定师训大学学院的华文老师必修书法课程,同时在各大学的中文系內,把书法基本科及书法欣赏分別列入必修及选修课,那么这群人因对书法文化的理解足够,因此在毕业出来之后就有带动性。
他补充,在概念上,老师至少要修一年的书法课程,若基础要稳的话,至少得修3年以上,最好是长期练习。
他指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看民间书法组织与政府的资源如何相结合,而吉兰丹州的情况值得借览,因当地的书艺协会与吉兰丹教育局有所合作,让华文老师向专业书法家学习书法教学的进修课程,这个进修课程可以纳入老师业余进修学分,而其他州属方面也有不少民间书法家个别与学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