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非洲学子汉语学习热情高涨 师资教材仍待加强

2015年12月07日 08: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上海12月6日电 (记者 陈静)“孔子学院”搭建着交流知识和增进理解的桥梁,汉语和中国文化在非洲国家很受欢迎,但是一些非洲国家却囿于师资、教材缺乏。各地孔子学院院长认为,各个孔院之间资源可以实现一定的共享。

  6日开幕的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同日举行“院长论坛”。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负责人围绕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与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孔子学院之间资源共享、实施新汉学计划经验交流等9个议题分别展开专题讨论。

  苏丹喀什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田河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企业早年进入非洲、进入苏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发展,决定了汉语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他说,中资企业的待遇比苏丹本地政府或企业要高得多,这也使得苏丹青年特别喜欢学汉语。同时,中国3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不少苏丹人想学习汉语到中国来看看。

  田河说,苏丹喀什穆大学于1994年成立了中文系,但是教材和中文图书特别少,来自中国的汉语教材和图书现在特别受欢迎。这位孔子学院院长同时坦言,虽然学生们学习汉语热情高涨,但是在苏丹建设孔子学院的条件较差,自然环境较恶劣,师资力量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透露,该孔子学院与中石油合作,获得了10万美金的书款,今后中国图书将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过去。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振华也表示,中国跟埃及的经贸、商业、文化、教育各方面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在埃及也有很多私有企业和公有投资;在教育领域,双方合作也特别多,不仅有很多埃及学生来中国留学,在中国就业;还有不少中国学生赴埃及留学。

  李振华认为,孔子学院建立的基础是中文系,各个孔院之间资源可以实现一定的共享。(完)

【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