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外国留学生书法作品展出 学生称书法有助学汉语

2015年12月07日 16:11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
字号:
获得书法一等奖的阿丽莎现场表演。
获得书法一等奖的阿丽莎现场表演。
书法一等奖作品《晋书》(阿丽莎)。本报记者 高科 摄

  当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拿起毛笔,会写出怎样的书法?近日,“外国留学生摄影和书法优秀作品展”在位于大学城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来自22个国家的留学生们用自己手中的毛笔和相机,创作出了300多件精彩的摄影和书法作品。

  最终经过专业评委们的评选,选出摄影和书法作品一等奖各3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5名和8名。3名获得书法一等奖的留学生还现场表演了书法创作,用楷书、草书等书体书写了“相得益彰”、“源远流长”等横幅。重庆晨报记者现场专访了分别获得书法和摄影一等奖的两位外国留学生,听听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发现重庆之美的故事。

  阿丽莎:书法可以帮助我学习汉语

  获奖作品:《晋书》

  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阿丽莎,凭借一幅《晋书》作品获得了书法的一等奖。阿丽莎现在在重庆大学学习,她的书法课老师姚凯告诉记者,阿丽莎提交的参赛作品是书写的清代著名书法家尹秉绶的作品,“之所以能获得一等奖,首先是阿丽莎的作品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尹秉绶书法的特点,但同时又具有她自己的个人书写风格。”

  能获得专业老师如此高的评价,很多人都以为阿丽莎学习书法很久了。“其实,我来重庆只有3个月,书法也是到重庆后才开始学的。”在重庆大学学习汉语的阿丽莎可以说不少的中国话,阿丽莎告诉记者,在来重庆之前她在伦敦学习汉语,听当时的老师介绍过中国书法,“到了重庆才有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仅仅学了3个月就能拿一等奖,阿丽莎难道有秘诀?这位高鼻梁、蓝眼睛的意大利女孩笑着告诉记者,她的秘诀就是多练习:“我们每周有一次书法选修课,可以学习两个小时。但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在宿舍自己练书法。”

  在阿丽莎看来,学习书法可以帮助她更好地学习汉语,但写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书法讲究和谐、协调,这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是最难的。同时下笔还要有力道,讲究笔力,这对我来说也比较难。”阿丽莎的老师姚凯透露,阿丽莎参赛的这件作品,是她用了一周的时间精心创作完成的。“外国人在写书法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把书法想象成一幅图画,打破了我们中国人自己对汉字的固有认识,这样来书写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飞龙:我用相机拍下重庆的变化

  获奖作品《共赏校园》

  来自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飞龙,随时都背着一台相机,看到有意思的人或景,他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这次飞龙获奖的作品,是他在今年10月份重庆大学美视学院15周年院庆的时候拍下的一张舞台剧照片,重庆大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飞龙喜欢摄影,还是重庆大学新闻网的摄影师,“他也非常热心,学校有的时候活动忙不过来,我们也会请飞龙帮忙来拍照片,他都会非常爽快地答应。”

  飞龙说,他2009年来重庆学习,在重庆已经待了6年,而真正开始拿起相机拍照是从2012年开始的。“我喜欢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在重庆我经常能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人和事,所以我就想用相机拍下来。”飞龙告诉记者,他最开始拍的,是很多与自己国家不一样的人和事。“在我们国家,女性是不会做重体力活的,但我在重庆的很多建筑工地也能看到女性在辛勤劳动,我觉得有意思。”而重庆的出租车也一度成为了飞龙的拍摄对象,“在我们国家出租车都是用汽油的,重庆出租车还可以用天然气作为动力,所以我也拍了很多。”

  而重庆的变化也成为了飞龙重要的拍摄内容。“重庆的经济发展太快了,变化非常大。”飞龙对记者说,“2009年我来重庆的时候,在大学城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也没有这么多的酒吧,现在到处都是高楼,人也很多了,我就用自己的相机来记录这些变化。”(孔令强)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