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寻根暨大营开设泥塑、草编、腰鼓课 展民间艺术

2015年12月16日 15:3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老师指导营员泥塑的技巧
老师指导营员泥塑的技巧
王研老师面对面辅导营员编织蜻蜓

  中国侨网12月16日电 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网站消息,中国寻根之旅暨大营近日开设泥塑、草编和腰鼓课,让营员体验民间艺术。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泥塑、陶塑、彩塑等,俗称“彩塑”、“泥玩”,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造型艺术。仅以简单、低廉的材料就能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使得泥塑在民间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泥塑课上,海外华裔青少年们从最开始安静欣赏老师如何具体制作到看到老师完成一幅作品时各个都兴奋极了,对泥塑作品爱不释手。随后老师又操作演示怎样用五颜六色的彩泥完成一个形象塑造时,营员们纷纷围着泥塑老师,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最初,营员们惊叹于泥塑老师塑造的京剧人物形象,却表示自己不能做到。然而,当真正动手制作时,揉、捏、捶打、雕、塑,有模有样,彩泥在营员们的手中,姿态变换,最终塑造成各式各样、生动形象的艺术品,关公、稻草人、米奇、熊猫等等,件件都是他们独一无二的作品。营员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并表示要带回他们各自的国家留作纪念。

  草编,这一富有深厚的历史和民间传统的工艺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天然植物编织的草帽、草鞋、果篮、枕、席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其原料在中国分部广泛,且即作即得,故草编工艺在民间十分普及。草编课上,面对一把剪刀,一片棕榈树叶,营员们感到不可思议,而当棕榈树叶在王研老师短短几分钟的编织下变成一只生动的蜻蜓时,大家纷纷惊叹不已。整堂课,营员们认真、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个个都掌握了草编技巧,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小作品,也编织出了快乐与幸福。

  腰鼓,中国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器,同时伴有舞蹈动作,最初流行于陕西,表现了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迈的性格,后在全国发展流行。在王美霞老师的指导下,营员们充满热情地学习腰鼓,先分解动作练习,再一连串紧密合上,变换队形,或行走,或边舞边敲,进退有序,节奏分明,身姿矫健,活力四射。欢快激烈的鼓声表现出营员们的内心激情,不同的表现力张扬出他们独特的个性。

  营员们的努力学习,大家都有目共睹,期待汇报演出那天他们的精彩表演。(伍琴)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