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寻根之旅广州冬令营开设中国民歌与民族舞蹈课

2015年12月17日 16:0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营员和志愿者在认真学唱《游子吟》
营员和志愿者在认真学唱《游子吟》
吴晓婷老师在给营员做动作示范

  中国侨网12月17日电 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网站消息,中国寻根之旅广州冬令营近日开设了中国民歌与民族舞蹈课。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中国民歌,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室里飘来阵阵动人的歌声。中国民歌课堂上,梁博老师在教营员们学唱《游子吟》。《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讴歌母爱的五言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情”是民族歌曲的灵魂,要学会一首民歌,必须能体味出歌词所传达的感情。在学唱之前,梁老师带领营员们反复朗读诗歌,纠正发音错误,逐字逐句解释诗歌的含义,让他们理解整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疏通古诗后,梁老师让营员们欣赏歌曲《游子吟》,并告诉他们歌曲的结构。正式学唱时,营员们克服发音困难,认真跟梁老师唱,反复练习,不断完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节课下来,每一个营员都能声情并茂地吟唱这首《游子吟》。希望他们回国后,能铭记祖籍国母亲的爱,常怀感恩之心,将来用行动报答这份深厚的恩情。

  闻一多在《说舞》中道:“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记录中华民族舞蹈发展轨迹的文物图像和文字,连绵不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蒙族舞,是中国民族舞蹈中一种。由于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且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族舞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在本次寻根之旅冬令营的中国民族舞蹈课上,吴晓婷老师教营员们学蒙族舞《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课堂上,由于与泰国学生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吴老师尽量用示范的方法,让学生模仿。每教一个动作,吴老师都会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并耐心加以指点和纠正,直到每个动作跳得整齐到位。吴老师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赢得了营员们的赞赏。所谓“严师出高徒”,仅仅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营员们就学会了这支蒙族舞。

  希望接下来的课堂上,营员们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对民族舞蹈的热情,用心领会舞蹈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眼神,把握中国民族舞蹈的精魂。(陈宁)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