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乡区华小生源问题缓解 异国学生成新生来源


中国侨网1月6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巫裔学生及大马与越南异国夫妻家庭的儿女,近年来成了马来西亚一些乡区华小的主要新生来源之一,缓解了乡区华小面临新生来源减少的问题。
根据《大霹雳》社区报向木威国会选区内的11所华小2016年一年级新生进行的概况了解,发现许多位于乡区新村的华小近年来的新生中,来自巫裔及大马越南异国夫妻家庭的儿女渐多。
由于巫裔学生及异国夫妻家庭儿女进入华小就读的比率增加,一方面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则缓解乡区华小面对的新生来源每年减少的问题,有利也有弊。
以位于城外乡区的木威培青华小为例,该校今年17名一年级新生中,非华裔就占了10人(巫裔6人,印裔4人),而在全校113名学生中,非华裔生占了近三分之一,多达35人(巫裔26人,印裔9人)。
木威培青华小校长潘论竮说,该校全校学生家庭背景有点像“联合国”,除了近年来巫裔学生持续增加,来自异国夫妻家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包括有母亲是越南籍、泰国籍、印度尼西亚籍,甚至是菲律宾籍。
他说,来自非使用华语家庭的学生增加,肯定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比如今年一年级17名新生中,非华裔学生人数多达10人,华裔只有7人,教师在授课时需使用双语解说。
“我有交待老师,我们是华校,无论难度多大,一定要用华语教课,马来语或英语是辅助教课语言,以确保这些非华裔学生可以更快提升他们的华语水平,这样才能跟上华小的学习。”(陈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