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掀起中文热 更多大学设中文系中文教师紧缺

随着中国和埃及之间的贸易额创新高,埃及人民学习中文的兴趣在不断增长。不过,由于更多的学生选择学习中文,更多的大学开始设立中文系,埃及开始紧缺中文教师。
Omayma Ghanem是艾因·夏姆斯大学的一位中文教授,而艾因·夏姆斯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开设了中文系。Omayma Ghanem说当她1983年刚从艾因·夏姆斯大学毕业时,班上才只有11个中文系的学生。而现在,人数超过了2000个。
开罗大学在2004年设立了中文系,当时只有20名学生——现在每年都招60名学生。该校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和孔子学院院长Rehab Mahmoud表示,在2007年创办的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里,学生人数从30名上涨到了每年1200名。埃及目前有两所孔子学院——另一所在苏伊士运河大学。
Ghanem称,越来越多的埃及大学即将开设中文系。
开设孔子学院的名单包括爱资哈尔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法尤姆大学、法鲁斯大学、阿勒旺大学和埃及科技大学。此外,孔子学院正在帮助在一些初高中开办中文班。
Ghanem称,塞得港大学、苏伊士大学和贝尼苏韦夫大学也正在考虑开设中文系。
她说:“中文教师的人数远远不够。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送来一些中国志愿者来帮助教学,但是我们还需要更多。许多埃及的中文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缺乏经验。”
由于教师数量短缺,Ghanem同时还兼任着其他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从2005年到2011年,她在苏伊士运河大学担任此职务。同时她也是法尤姆大学的旅游与酒店、文学两个中文专业的主任。
她说:“艾因·夏姆斯大学在教授中文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其他大学在准备开设中文系的时候就会来寻求帮助。”
来自中国华北科技学院中文的教授刘星(音译)目前在开罗大学的中文系工作。
刘星表示,随着中国和埃及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在埃及人和其他中东国家的媒体间,中国成为一个越来越常见的话题。这极大地增强了埃及人对中文的兴趣和学习中文的愿望。
2014年,中国和埃及之间的贸易突破新高,达到116亿美元,而中国在埃及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到了1亿美元,同比增长86%。中国目前是埃及最大的贸易伙伴。
刘星认为,中文专业的学生较于其他语言专业有更好的工作前景。(侯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