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鼓励称国民型中学为华中 槟州3校响应改校名

槟州有些国民型中学如菩提国民型华文中学。
中国侨网2月18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国民型中学前身为华文学校,但改制后有些民众已忘记国民型中学是华校,因此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鼓励国内国民型中学,在校名内增加“华文”两字,并希望民众及媒体以“华中”称国民型华文中学。
目前,大马全国共有81所国民型中学,其中两所为在兴建的威南日新和恒毅分校。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秘书吴文宝指出,华校在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时,董事部和校长等人,一直保持华文中学的概念。在国民型华文中学,可看见浓浓的中华文化色彩,包括大部分以华裔为主、每周至少有5节华文课、华文列为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的必修必考科。在校园的课外活动方面,也设有华文学会和华乐团等。
他说,国民型华文中学改制至今已有50年历史,但有些社会人士已慢慢忘记国民型中学为华校一事,所以该理事会鼓励会员们(国民型中学)在校名内增加“华文”一词,以还原国民型中学是华校的形象。
据他了解,在槟州共有3所国民型中学,其校名已增加“华文”两字,分别是菩提国民型华文中学、槟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以及恒毅国民型华文中学分校。他说,其实在很早前,吉兰丹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就在校名增加“华文”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