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学者谈“留学中国”品牌:走向“质量”和“效益”

2016年04月29日 15: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
字号: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什么是“留学中国”品牌,如何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值得探讨。

  ——编者

  【链接】《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生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教育学历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政府奖学金生数量;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每年增加10所,汉语授课品牌专业每年增加50个,英语授课品牌专业每三年增加50个,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官网最新信息,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居世界第二;2014年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应该说,当代中国,无论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论,抑或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观,都堪称教育大国。

  大国重教:

  “留学中国”品牌是时代迫切需求

  作为教育大国,中国的“留学中国”事业,已走过66个春秋。从1950年初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招收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到本世纪以来的16年间,“留学中国”事业取得很大程度的进展。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发展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院校,生源地包括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人数从2000年的52150人发展到2015年的397635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28%;硕士生、博士生占当年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比例,从2000年的23.72%(3251人)发展到2015年的28.99%(53572人);学习内容从最初单一的中文进修,发展成为文科、理科、工科、农学、医学等多种学科齐备,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层次分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模式结合,面向全球各个国家需求的现代化国际教育。

  然而,“教育大国”并不等同于“教育强国”。适应教育国际化潮流,响应国家软实力提高的需求,继续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在提高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同时,着眼于“留学中国”的长远意义,从规划对来华留学生来源与毕业后去向选择的影响,到完善对在华教育内容、教学质量、专业范围、教育层次的培育,创造“留学中国”品牌,提高“留学中国”效益,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

  内涵发展:

  “留学中国”走向“质量”和“效益”

  回眸历史, “留学中国”品牌战略的提出,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和来华留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留学中国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政府注重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和政治教育,这体现在一系列方针和政策的出台上。1953年,教育部制定了对来华留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的方针;继而在1955年9月又提出“学习上严肃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政治上积极影响”的管理政策;并于1962年由中央下达《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其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针为:“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这些政策和方针的不断推出,体现出在“留学中国”事业发展初期,中国政府对来华留学生管理的高度重视。

  1983年,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导下,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和《高等学校接受外国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2007年,教育部制定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等。同时,教育部通过提高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生活费等方式改善来华留学生的生活待遇。“留学中国”事业向着规范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渠道发展。

  2010年以来,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的思想逐渐体现在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领导讲话中。党和国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教育部同年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提出要“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推进来华留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

  2016年以来的相关文件和讲话更是着眼于留学中国的“品牌”“质量”和“效益”建设。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2016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部分明确指出,要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启动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至此,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提高“留学中国”质量和效益的政策思路逐步明晰。

  系统工程:

  快速发展背后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留学中国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对外教学条件的日臻完善。这是一项包涵我国国际地位与经济发展程度、教育规模与水平的提高,国家留学政策与管理的日趋完备,对外教学师资力量储备、特色专业培育、专业教材开发等多方面相互协调的系统性建设工程。

  国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和层次,能够体现出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实力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针对外国留学生所选教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国家之间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总体呈快速发展的趋势,长期生和学历生的比重不断增加,留学生总体层次不断提高。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目前的留学生教育,除汉语言外,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表现为来华留学生的在华学习状况仍旧是文科占绝大多数,其他专业和学科偏少。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地、学习目的地分布,在我国各地区、各高校间的分布,学习类别、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

  品牌之路:

  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并提高含金量

  要适应时代需求,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完善“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的各个环节。具体而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提升来华留学效益作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全制度、优化师资、充实专业、建设品牌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通过来华学习得到能力提升的愿望。

  其次,落实“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奖学金体系”指导思想,设立多种层次的政府、企业、学校、专业甚至自然人助学金等,开通世界了解中国的“道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对不同种类国外人才的需求,建立“条条大路通北京”的来华学习渠道,有计划、有目标、有门槛地吸引和扶助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来华学习,使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更加均衡合理。

  再其次,创造良好的国家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国民素质,让没有机会来中国的外国人通过留学生的眼睛看到中国的和平发展、进步和希望,通过来华留学生提高现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留学中国”品牌的含金量。

  一言以蔽之,创建“留学中国”品牌,应把其作为一个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留学生的数量本身,针对阻碍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水平、层次、威信整体提升的因素,展开对策分析,提出有效举措。让来华留学生通过留学活动了解中国、喜欢中国,从而更加愿意亲近中国、宣传中国。

  总之,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创造“留学中国”品牌是新时代中国发挥大国影响力,向海外传播中国文明与文化,实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历史地位、作用影响、责任担当,建构新时代海外中国形象,提高中国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外国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促进年轻一代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增加海外人才引进的重要渠道。为此,要发动国家、地方政府、学校直至每个公民的力量建设“留学中国”品牌,使当代“留学中国”事业,伴随中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沿着政策完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品牌战略、效益目标的道路稳步行进。

  (管秀兰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日本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

  【编后语】

从一位西班牙女孩说起

黄金鲁克

  工作原因,与来华留学生群体接触较多。又因年龄相仿,与他们中的一些成为朋友。其中,有一个西班牙女孩,在北京学院路一所著名高校学习中文。这里称呼她为雅。

  雅和很多来中国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一样,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意味着机会。然而,这个女孩来到北京不到半年,扁桃体出现了问题。先是发炎,后来发展为高烧,甚至持续了4个月。去医院检查,北京的雾霾是“凶手”之一,然而两个著名医院的先后20多个大夫给开出的抗生素药并没有起到效果。后来,雅选择了休学回国休养。

  在西班牙休养了半年后,雅选择继续回中国留学。因为学校提供的宿舍学生晚上太吵,她是校外租房子住的。当她扛着行李,来到所租的房子门前,却发现打不开,并且从屋里走出了个陌生人。一番交涉,才知道中介趁她回国,将她的所有东西全部扔掉,并且租给了别人,而让她诧异的是,她已经按时支付了月租,且房租并未到期。雅中文并不好,在中介的美言与口头承诺下签了金额很少的赔偿协议。她感觉很委屈,想到了我这个中国朋友。我带她与中介继续交涉,但因为雅之前已经签了赔偿协议,我们无果而返。

  在中国的留学经历,让雅对中国的印象大打折扣。雅的故事,或许只是个案,却折射出一个问题——当我们想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时,我们能够给来华留学生一种怎么样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目前,一些留学热门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典等,都非常注重国际学生的留学体验排名,并且每年都会作一些调查,通过反馈改进留学服务。这也是这些留学热门国家塑造自身国际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此,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不得不重视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留学体验。毕竟仅追求形式和数量上的大而全,难免会成为面子工程,对于我们的品牌建设亦无裨益。

  当然,现阶段,我们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如生态问题、医疗问题、高房价等。与来华留学生群体相比,我们普遍民众也面临被开抗生素药、被黑中介坑等问题。然而,如果不重视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留学体验,我们何以树立品牌?

  其实,我想呼吁的是在政府引导下全社会一起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和社会。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个词语——“中国制造”。很多企业家,如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反复强调制造凸显中国品质的产品。而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更需要给来华留学群体一个品质保障。毕竟,好的品牌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效益。

  而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不应该是旁观者。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