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寻根之旅华乐春令营走访屈原故里 集体吟诵诗赋

2016年06月17日 11:2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吹巴乌为朗诵伴奏
吹巴乌为朗诵伴奏
学习包粽子

  中国侨网6月17日电 据中国华文教育网站消息,日前,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2016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中国华乐春令营(以下简称“华乐团”)前往屈原故里秭归县进行文化考察。全营有80个来自马来西亚三个不同中学的初高中生,当日一大清早便集合出发。

  华乐团为此次参观专门准备了一个小节目,在屈原祠前朗诵屈原赋《离骚》。他们的乐团教练正在组织队伍准备朗诵。陈美忆说她参加春令营之前正好刚考完学习期末考,当时她的华语考试范围是屈原列传,对屈原的故事还是有点了解的,这次到屈原故里能够实地考察,感觉非常兴奋。

  同学们在广场前集体朗诵了起来。区雯晶告诉记者,虽然之前楚文化课上接触过《离骚》,但也仅限于能够流利地朗读,对于这首赋的意思知之甚少,所以感觉平平。但是这次能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朗诵,她觉得很有意义,比从前更加深入也更加真实了,能够更近地体会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妙。

  朗诵一遍之后,乐团教练江老师说中国诗赋应当配上音乐吟诵才更有味道,于是他吹起了巴乌为朗诵伴奏,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韵律声情并茂地再次朗诵,效果更甚于第一次,引来了其他游客的驻足围观。

  进了大门,迎面便竖立着一面石碑,上面刻着屈原的生平故事,同学们纷纷以手抚石,认真阅读学习知识。另一个展览厅里逼真形象的模型充分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在导游的讲解下,同学们看着模型若有所思。不单要参观,也要记录。看到屈原塑像,卢俊安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举起手机拍一张照片。

  郑芷晴参观时在屈原的照片前停着看了好久,她说来之前就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屈原本人的信息,小时候只知道做粽子是为了屈原不被鱼吃,还以为屈原是某种东西,来了中国之后才知道屈原是个人,此次参观看到了他的作品和雕像,知道的更多了,“屈原是个爱国诗人,不错啦,帅帅的,比我们班男生帅!”说完嘿嘿一笑,又激动地跟记者强调了一下“帅很多哦”,真是可爱的小朋友。

  参观完屈原祠后,导游带全团去体验包粽子。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包粽子,在马来西亚只会吃,甚至自己的父母都不会包。借此机会,他们蜂窝涌到志愿者阿姨这边领取粽叶学习如何包粽子。

  在这里学习的是最简易的包法,同学们在阿姨手把手的指导下很快就能包出自己的第一个粽子。郑芷晴说其实在马来西亚她并没有很喜欢吃粽子,但是在中国包粽子她觉得很有意思。当问到她中国的粽子跟马来西亚的粽子有什么不同时,她还调侃道“屈原祠的粽子小,更容易吃的完”。

  跟小朋友聊天时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次寻根之旅寻什么根。郑芷晴说,因为是作为华乐团的学生参加这次春令营,所以一开始以为是寻华乐的根,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是寻祖宗的根。她说:“来中国之前感觉对中国很陌生,过完端午有了屈原是祖先的感觉,以后会怀念中国的友好。”我问她有机会还会来吗,她脱口而出“当然”。(罗剑 蔡晓玲)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