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洋爸妈领养女孩海南寻根:以后要学说中国话

核心提示
6日,一架从美国飞来的航班降落在海口美兰机场,15岁的李军娃(英文名Kailey)跟着美国妈妈来琼寻根。
15年前的一天,嗷嗷待哺的她被遗弃在海口一家医院门口,好心人把她送进医院,医务人员对她精心照顾,并给她取名“李军娃”,两个月后,大家不得不将她送到海口福利院。在她一岁半的时候,有幸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
离开故土10余年,再次返乡时,军娃满嘴流利的英文。即便语言不通,她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来海南的第二天上午,她就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并捐出自己的爱心,下午去医院看望当年照顾她的医务人员并送上自己的礼物。军娃说,能回到出生地看看很兴奋,“中国很好,海南很美,以后会考虑来中国生活,学说中国话。”
记者 黄婷/文 单正党/图
医护人员救弃婴 取名“军娃”
“哇,长成大姑娘了,好漂亮!”昨日(7月7日)下午3时许,一场别开生面的会面在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举行。正在说话的是妇产科原主任李克英,她连连夸赞的对象是15岁的军娃。

“这孩子当初刚被送来医院时才三四斤,我们还担心她发育不好呢,看现在长成这么漂亮的大姑娘了。”李克英难掩心中的激动,她不由得回忆起15年前的事情。
2001年下半年的一天,一个襁褓中的女婴被丢弃在医院门口。一位好心的医务人员听到有哭声,看到了孩子后,立即把她送到了医院妇产科。
三四斤重的婴儿,瘦瘦弱弱,让人看了就心疼。经向院领导请示,一八七医院妇产科暂时收留了这名弃婴。科室专门安排值班人员照顾女婴,医生护士们还买来奶粉、衣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这个小生命。孩子太小,不会吸奶嘴,护士们便用滴管一滴滴喂她。
两个月过去了,当初那个瘦小的女婴终于长大了些。然而,这时,医院却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海口市福利院。
“那时候基本上全科室的人每天都会来看她,突然被送走了,真的挺舍不得。”原护士长蔡林香接过话茬。她说,当时科室人还给女婴起了个小名叫“丢丢”。送走后,科室人仍很想念女婴,没事就聊起她,大家又给女婴起了个学名叫“李军娃”。
“因为主任姓李嘛,大家就说干脆姓李吧。”不知谁又插了一句,似乎每个妇产科的人对十几年前的事都记忆犹新。
回中国“探亲” 她已是15岁少女
在翻译的帮助下,军娃及美国妈妈跟医护人员开心地聊着。
美国妈妈回忆道,14年前,在北京一个组织机构的帮助下,她和先生从海口福利院收养了军娃。当时,军娃一岁多,体重较同龄孩子稍轻,并有较严重的咳嗽。所幸,回到美国后不久军娃就好了,并一天天长大。
眼前的军娃身材高挑,虽然才15岁,身高却已经超过1.6米,她穿着碎花连衣裙,扎着马尾辫,笑起来露出小酒窝。长相标致,笑容可掬,看到她,您很难想象她曾经是个瘦小的弃婴。
大家很关心军娃现在的生活。军娃告诉大家,她的英文名叫Kailey,一直以来和美国爸爸妈妈、中国姐姐一起生活很幸福,自己目前在美国维斯康星州的一所高中读高二。对于未来,军娃也是早有规划,她说自己很喜欢学习数学,因此大学想读数学专业。
军娃的美国妈妈说,她和爱人都是从事电脑编程工作的。在收养军娃之前,夫妻俩在广西南宁收养了一个女孩,也就是军娃说的中国姐姐。姐姐已经21岁了,在美国读大学。因为都来自中国,军娃和姐姐会自学简单的汉语。
懂得感恩 到福利院献爱心
军娃长大懂事后一直想回家乡看看。美国妈妈很开明,她支持军娃回到自己的故乡看看,同时,她也想弄清楚一个问题。“听说,她当时被医院捡到时,身上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她的生日是2001年8月10日。”美国妈妈向护士们核实,军娃的生日到底是不是8月10日。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医生、护士们已经记不清这个细节了。
虽有遗憾,但这并不妨碍军娃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翻译告诉大家,昨日一大早,军娃便跟着美国妈妈来到海口市福利院。除了带军娃看看当年生活的地方,美国妈妈还带着军娃看望福利院的孩子们,为他们捐赠了钱和物资。此次来琼,美国妈妈先是联系到了福利院,通过福利院联系上了一八七医院。当年该院妇产科的主任李克英、护士长蔡林香都已经退休,一听说当年的小军娃回来了,她们都毫不犹豫地来到医院与她见面。
小军娃显然也是对医生、护士阿姨们充满了感情,她早已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谢谢!”军娃用一口标准的汉语连声道谢,并向李克英递上一本贴满她成长照片的相册。军娃说,很感谢当年医院的救助。
“能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看一看,真的很高兴。”军娃说,这是她第二次来中国,在她5岁时跟姐姐去过一次南宁。“中国很好,海南很美,我很喜欢中国。”军娃说,因为恰逢暑假,此次来中国计划多去几个城市看看,先去三亚玩两天,然后去南宁,之后去成都看国宝大熊猫,再去杭州的福利院做一周的义工。
军娃说,相信通过此次旅行,她会更加热爱中国。未来,她会考虑来中国生活,学习讲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