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从学汉语到教汉语:让海外享受高质量的汉语教育

2016年07月18日 10: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字号:
图为世玉(左)和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宇明合影。
图为世玉(左)和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宇明合影。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中国9年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对于第一次来中国时的画面,我脑海中的记忆依旧清晰无比。

  2007年9月7日,仅仅会说“你好”“你好吗”“再见”的我来到广州,进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孑然一身的我来到中国求学,而当时窗外正下着毛毛雨,这种情景令人感到凄凉、孤独、寂寞。

  当初我来中国只有一个目的——学好汉语。可是当我接触到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万世师表的孔子的思想后,我的学习目标发生了改变。孔子说:“有教无类”。我认同孔子的观点,觉得世间所有人都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也应该有机会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于是,我从单纯接受知识的角色转换为传授知识的角色。自从上本科开始,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仅要把汉语学好,还要让更多的泰国学生有机会享受高质量的汉语教学。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并为之努力实践着、奋斗着。每到假期,我会回到母校高中,给学弟学妹们讲一讲在中国的学习经历,或者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或者介绍一些在中国热议的话题等。慢慢地我发现,如何让教学对象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学习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掌握汉语并对汉语产生兴趣,要比自己学好汉语难得多。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兴趣是从哪儿来的?是由学习者自己发现的?还是由教师引导出来的?依我的观察,海外的华裔子弟,除了在华人社会生长或父母提供相关学习信息,一般难以对汉语产生兴趣。而要引起兴趣,其所在学校或社区的汉语教师就可能起到很大作用。汉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课堂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也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我很庆幸自己能来到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深造学习,在这里,我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非常充实。我发现身边的同学那么出色,教师的学术研究那么优秀,真是天外有天。爱听讲座的我,经常在校园的公告栏前徘徊,查找感兴趣的讲座、研讨会和论坛信息。参加这些学术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学术观点给予我多方面的启发,他们对学术研究的执著态度也成为我学习的榜样。在北京留学期间,我积极参加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北京市组织的各种留学生比赛及活动,如:参加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辩论赛并获得冠军;参加北京市外国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并获得冠军;担任2014-2015年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国际汉语营项目负责人;担任2014-2015年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当地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担任2013-2016年中国国家汉办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特别主讲(泰方专家)等。

  我的留学生活与其他人相比可能平淡了些,没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也没有那么丰富的旅游经历。因为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和工作。我的导师李宇明先生曾经告诫我,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要有社会担当,学术研究成果要能够为人类服务。当别人需要我们的时候,必须站出来提供帮助,对待别人要存有包容之心。这些学术道理和人生道理令我受益并铭记在心。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泰国人有机会享受高质量的汉语教育,启发他们对汉语的喜爱,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为泰国培养更多的未来的汉语言人才,促进中泰两国的友好关系。(本文作者世玉:泰国留学生,获北京语言大学2016届博士学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