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习华语 大马巫裔计算机老师融入华裔族群

中国侨网8月19日电 据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报道,巫裔同胞莎碧拉自小由父亲送入华校就读,接受华文教育,她形容本身学习华文的过程是“先苦后甜”。
莎碧拉坦言,在小学时期刚开始接触华文的时候,确实比较辛苦,需要学习认识许多华文生字及汉语拼音,她认为这是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
“隔壁邻居是华裔,为了掌握华文,我平时都会找该名邻居帮助复习华文,然后再靠自己努力自修。”
“我小学时念华小,接触的同学都是华裔,属于不同的环境。当初对华文尚未掌握好的时候,偶尔会被同学开玩笑,不过,后来随着对学习华文环境渐渐适应,与同学也能打成一片。”
她透露,她在中学时期参加过三语演讲比赛,在念高中的时候,曾在老师及校长的鼓励下,勇于接受挑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演讲比赛。
她认为,参加语文演讲比赛,能学习掌握任何语言的发音,此外,平时多与同学用华语交谈,也能够让本身的华文取得进步。
“马来人学习华文,有如华人学习马来文及英文一样,学习掌握任何语言都必须培养兴趣及带着学习热诚,平时除了要敢讲,也需要多听,才能够掌握。”
她认为,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各族之间应互相了解,学习华文也能多了解华人历史、传统文化及习俗。
”掌握华文、懂得说华语及了解华人的特色,能够融入华裔社群,也能促进各族间的和谐共处。”
如今,莎碧拉在华校担任电脑老师,掌握华文的优势,让她可以使用华语和学生沟通,使学生能明白她所教授的内容。(蔡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