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外国诗人谈创作:中文诗歌难翻译地方反成“珍珠”

2016年08月29日 14:40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昨天(8月26日)下午,三场“外国诗人面对面”活动,为2016年武汉诗歌节刮来一股异国风,来自日本、美国和蒙古的三位诗人和读者互动交流。主办方卓尔书店也有意从明年的诗歌节开始,增加参与到诗歌节的国际诗人比例。

  半天翻译,半天劳作

  在日本,诗集出版是对诗人的锤炼

  来自日本爱知县的竹内新毕业于名古屋大学中国文学学科,翻译有大量的中国当代诗人作品,译著有《中国新生代诗人诗选》等。

  竹内新在爱知县有两座山,种满了橘子树,退休后他大量的时间浸入到研读中国诗歌,可以说是半天翻译、半天劳作。“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非常充实,很快乐。”

  在日本,出版诗集一定是需要自费,诗人们很少通过一些赞助出版作品,但诗集的发行量则各不相同,“时间是每一位诗人最大的敌人,通过媒体的炒作或许能活跃一阵子,但长久来说,时间是检验诗歌的唯一标准。”竹内新说,日本包括拿诺贝尔奖的作家,也需要靠读者来检验作品好坏,“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尽管作品有可能不够通俗,但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锤炼。”

  难翻译的东西反成创作中的“珍珠”

  美国诗人谈诗歌翻译和创作

  美国诗人梅丹理是汉学家,大学学的生物学专业,不过因对汉语及中国文化感兴趣,他硕士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主修中文,迄今已经翻译了数位中国诗人的诗集。

  梅丹理选择翻译的中国诗人时,都会要求自己和诗人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生活。他认为太容易翻译的中文诗歌不值得翻译,相反他更喜欢翻译难翻译的作品。

  在他看来,诗歌翻译工作更像绣花,要用语句、词汇而非针线为读者营造出独有的语言效果。“中文诗歌有许多独有的东西很难翻译成英文,作为译者,这些东西会卡在我心头成为疙瘩,但有趣的是,在我尝试创作中文诗歌时,这些东西反而会成为我的创作资源,由疙瘩变为珍珠,创作过程真有点像贝壳产珍珠一样。”

  一曲蒙古长调唱出诗意

  蒙古的爱情诗很含蓄

  来自草原国度的蒙古诗人与生俱来就能唱着朗诵上百首诗歌,甚至保留着大草原的悠远节奏。昨天下午,蒙古诗人森·哈达带来的蒙古长调和诗歌朗诵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森·哈达是诗人,同时也是翻译家,精通汉语的他是蒙古国内在国际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说,草原有狼、狗熊、盘羊等野生动物,绿色在草原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人们会喝酒、唱歌,其中蒙古长调民歌就给人一种低沉、辽阔的感觉。“草原的人们日常生活重复又孤单,交通工具是牛车、马车,在漫长的冬天,大家围着火炉,烧着牛粪,挤着羊奶,人们开放、乐观、幽默,但同时又是孤独、寂寞的。”

  这样的自然环境会带给诗歌艺术很大的影响,森·哈达说,“蒙古诗歌抒情、有节奏感,朗诵起来少有痛苦、愤怒的感觉,人们甚至用歌声把诗歌唱出来。”正因为感情深沉含蓄,以至于蒙古男人很少对心爱的姑娘说“我爱你”,诗人都是如此。话语一出,读者对蒙古爱情诗的含蓄程度大为好奇。(本报记者 钟磬如 通讯员 王振宇)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