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缅甸华文教师刘富德34年坚守 做“超语言”传承者

2016年10月11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昆明10月11日电 题:缅甸华文教师刘富德34年坚守 做“超语言”的传承者

  作者 李晓琳

  “华文教师的生活确实比较清苦,但我却找不出世上有比它更让人‘富足’的职业。”缅甸丙弄晨星学校的校长刘富德刚刚结束在中国云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就要赶回缅甸山村上课。

  刘富德担任校长的晨星学校在缅甸掸邦南部的丙弄小村庄,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1959年,刘富德的父母带着他的三个姐姐从云南龙陵来到缅甸,1963年刘富德出生。刘富德有6个兄弟姐妹,穷得每天只能吃玉米,但父母依然要送他们去学校学习华文,因为“不能忘本”。

  刘富德学习华文的经历颇为坎坷。辗转多所学校,直到17岁那年,遇到了一位改变自己一生的中国老师。“老师不收你学费,希望你好好学习,以后有所成就。”刘富德说,自己永远感念老师的知遇之恩。

  19岁那年刘富德正式成为了一名华文教师。34年过去了,刘富德一直坚守在华文教师的岗位上。

  1995年,有了多年执教经验的刘富德号召丙弄当地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的人创办了晨星学校。

  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刘富德的5个兄弟姐妹经常会给他经济上的资助,他的妻子甚至辞去之前的工作也在校任教。

  晨星学校低廉的学费让很多贫困学生走进了校园。“即便如此,每一年还是要免去将近十个学生的学费。”在他眼里,一代代华文教师就是这样不计回报的在岗位坚守、无私奉献,保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基。

  目前,虽然晨星学校与许多缅甸山区的华校一样,仍然面临资金不足、师资短缺等困难,但缅甸华文教育的环境有了质的改变。“在仰光、曼德勒的一些华文学校条件很好,教学水平也越来越高。”刘富德时常到缅甸城市里的华文学校交流参观。

  近年来,中方全面推进新时期的华文教育工作,除了为许多面临困难的华校提供物质支持,也多渠道培训培养华文教师,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引导华文学校转型升级。像刘富德这样的农村华文教师,也时常有机会参加国内的培训课程。

  “现在,华文不再是只属于华人的课程,已经成为一种‘超语言’。”刘富德十分自豪地说,缅甸当地有十多个民族在学中文,中文不仅是跨越地理国界的语言工具,人们通过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让不同国家的人民通过中文真诚交流,消除误解,增进友谊。

  对于未来,年纪花甲的他有了新的期待:同样热爱华文教育的女儿即将到中国留学,学成之后她将接过刘富德手中的“接力棒”,让中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