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暨大校友总会会长马有恒:接棒父辈 服务母校(图)(2)

2016年11月04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群像

  校董细说暨南情缘,建言“华侨最高学府”新使命

  勇当“一带一路”建设先锋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站在建校110周年的新起点上,以“宏教泽系侨情”为办学宗旨的“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有怎样的新契机、新使命?

  余国春、李国华和蔡冠深等三位暨南大学校董近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暨大要做中外文化沟通“桥梁”、“一带一路”建设先锋。

  愿望就是为祖国办点事

余国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余国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华侨出身的余国春与侨校暨南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素有香港“国货大王”之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裕华集团主席和暨大董事会副董事长。

  1992年,余国春偕夫人访问暨大,被聘请为校董。在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和基本建设等情况后,他当即表示要为暨大建设发展出资出力。

  24年过去了,余国春身体力行,推动暨大发展:捐资购置教学科研设备,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捐赠500万元支持南校区食堂建设;利用在全国政协和香港社团担任职务的机会,推广暨南大学的办学特色;联名香港其他校董,争取国家支持暨南大学建设研究生院……

  和余国春一样,校董们对暨南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捐资助学,推动国内华侨教育的发展。

 李国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李国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例如,1993年经校董介绍,香港金铭联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国华加入暨南大学董事会,成为一名“暨南人”。担任校董以来,李国华支持暨大的发展,捐赠了复印机和背投电视等设备;百年校庆期间支持建设行政办公楼会议厅;促进暨大与香港的大学和医院交流合作;109周年校庆期间,慷慨捐资1000万港元,支持暨大医学学科的发展。

  李国华说,他的愿望很朴素,就是为祖国办点事,特别是支持内地的教育和医疗的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发展得好,教育是一个基本点,甚至影响年轻人的一生,而每个人都会老,老了就需要医疗保障。

  香港发展的“人才库”

  在香港等地的区域发展中,暨大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余国春认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暨大是香港发展的人才库、智力源。香港学生求学暨南园,加深对国内与香港的认识,成为推动“一国两制”实施、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一批专家为香港出谋划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譬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关系提出后,九省和港澳要抱团打造区域经济,借此打开国际市场。为此,香港特区政府的泛珠三角委员会经常邀请暨大教授授课,以更好对接珠三角的基础设施、物流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升级。余国春骄傲地说,每次看到台下的香港同仁们,专心听着暨大教授授课,作为暨大校董的他,十分自豪。

蔡冠深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蔡冠深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华集团主席、暨大董事会董事蔡冠深说,暨大不仅校舍等建筑物更新了,更可贵的是,学校已经从当年的传统高校,蜕变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学校,迈步走向国际化,“师生思想、学校发展和人才团队建设,都已经和国际接轨”。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契机

  中华文化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根”。对于这句话,生于印尼的余国春十分认同。他说,暨大要勇当“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建设先锋。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来往密切,当地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知晓双边文化的“中国通”,暨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华文教育会是“香饽饽”。余国春说,此前暨大师生已在东南亚地区开展华文教育,推广中华文化,而暨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华人华侨学生和留学生,率先起到人心相通、继而经贸相通的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蔡冠深认为,暨大的优势在于与华侨保持着紧密、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东盟地区,将这个优势发挥好,是大方向。

  他举例说,去年在新华集团的牵线下,暨大与越南教育与培训部“2020国家外语计划”项目负责人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合作编写针对当地中小学和幼儿园使用的系列中文教材达成初步意向。“这不是建一个学校教几个学生,而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践。”

  蔡冠深充满信心地说,暨大有优势有实力,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