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暨大校友活跃海外 英国新西兰掀华文教育热

2016年11月09日 09:3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暨南大学新西兰校友刘文影等在新西兰举办的中文周活动。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暨南大学新西兰校友刘文影等在新西兰举办的中文周活动。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新西兰有一所“暨南大学新西兰实验学校”,你知道吗?今年9月,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中国客人带来了“神秘礼物”: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新西兰实验学校和梅西大学人文学院联手举办“心暨四海”赠书仪式,向新西兰北岛惠灵顿和奥克兰市10所学校赠送华文图书。华裔学生翻开华文图书,欢呼雀跃。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暨南大学校友活跃在欧洲、大洋洲各个国家、各座城市的各行各业:有的推广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教育进入主流社会;有的创办百人校友会,搭建校友与母校的交流平台;有的以华侨身份列席广东省人大会议,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愿暨南之光挥洒世界,暨南之精神瑞泽四方。”在暨大建校110周年前夕,暨大新西兰校友会会长刘文影祝福母校。

  华文教育

  让汉语在华裔后代心中萌芽

  9月的新西兰,即将迎接春季。和春风一起到来的,还有一群带着华文图书来到奥克兰的中国客人。在暨南大学“心暨四海”2016赠书活动中,暨南大学新西兰实验学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是暨南大学委托暨南大学新西兰校友会在2012年底注册成立的学校,它不仅面向华人社区,还面向新西兰主流社会。目前,在校生已近500人。暨南大学新西兰校友会会长刘文影介绍,该校不仅在工作日和周六有面向本地所有学生的中文班,也有与当地顶尖学校合作的课后中文课程,还有与国内同步的人教版语文课程。

  “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一直重视华文教育,培养对外汉语人才。尤其是自1993年以来,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及预科部合并组建华文学院,成为培育华文教育人才的“摇篮”。

  有一位“暨南人”,2014年获得中国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单位联合评选的“华人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这个人就是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暨大英国校友会名誉会长、暨大英国教学点负责人伍善雄。

  70岁的伍善雄,祖籍广东顺德,上世纪60年代末举家从香港迁到英国。那时华文教育不受重视,当地华人尝试着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学中文。最初的中文课堂被称为“应试班”,就诞生在周末打烊的中餐馆里,用桌椅拼接成“小课堂”,请在中餐馆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当老师上课。

  伍善雄决心推动华文教育。他原来经商,涉足快餐店、旅行社、房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但从1993年起便将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和同道创立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成为“全职会长+全职义工”,建立中文学校,帮助华裔青少年学习华语和中华文化。截至去年,该会已经有100多所中文学校、2800名华文教师、3万余名学生,推动了英国汉语学习热潮的形成。据统计,目前英国有超过100所主流中学开始教授中文,有30%的英国中学把汉语作为重点外语课程。

  伍善雄曾三次受邀回国观礼阅兵。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时,他还作为旅英华侨华人代表受到接见。“习主席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中国梦,这让海外侨胞很受鼓舞!”伍善雄说。

  “以前外国人都学习法语、西班牙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是祖国强大的表现。”年过古稀的伍善雄还有一个梦想,要在英国办一所全中文教学的国际学校,让外国孩子也来学中文。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正如暨南大学校名喻示的,在欧洲、大洋洲乃至世界各地,有很多像伍善雄、刘文影这样的暨大校友,正为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而努力。

  心向母校

  牵头创办百余人校友会

曾穗琴
曾穗琴

  2014年,身在荷兰的暨大校友曾穗琴萌发一个想法:创办一个校友会,为欧洲的校友与母校建立更深的联系。获得了学校的支持后,曾穗琴开始从社交网站上一个个找联系方式,寻找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校友。

  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暨大荷比卢校友会已经成立,聚集了百余名暨南人。从一个人到近百人,曾穗琴付出了很多努力。从小在暨南园长大的她,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暨南人。”

  曾穗琴说,十分感激广东省侨办和母校领导的关怀,还有各地校友的支持。“在成立过程中,还要特别感激提供帮助的章少辉先生和杨华根先生的支持,他们现在担任校友会的副会长和名誉会长。这个校友会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它需要像我这样的一个人去带动,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的联系。”

  荷比卢校友会名誉会长杨华根也是一名“暨南人”。他祖籍广东中山,是荷兰知名侨领,现任暨南大学校董,积极推动荷兰各大学和暨大的学术交流。有人以“居事恭、执事敬、与人忠”九个字来形容他。

  1911年,华人登陆荷兰。历经百年,荷兰的华人族群已有10多万人,成为荷兰社会第四大族群。他们中有餐饮业主、企业家,也有律师、工程师、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等,当地华人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2000年,因杨华根为中荷两国经济、文化、体育交流作出积极贡献,荷兰女王颁授他“奥兰治王室军官勋章”殊荣。

  让杨华根特别难忘的是,2011年,荷兰华侨华人在全球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举行仪式,庆祝华人移居荷兰一百年,他作为代表鸣锣开盘。一红一橙两只舞狮在交易所前欢舞,展现了活跃的中国文化力量。

  杨华根说:“暨大建校110年,是中国华侨教育之盛事。作为暨大董事会董事和荷兰华侨双重身份,实感光荣而责任厚重。祝愿暨大朝着‘双一流’发展,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走向一流学科的尖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