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深圳教师林苒赴马来西亚讲授“故事国学”(图)

2016年11月11日 14:05   来源:宝安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林苒老师在讲国学故事。
林苒老师在讲国学故事。

  爱阅读,爱观察,爱思考,灵芝小学的林苒老师完成了从音乐老师到国学讲师的跨界与蜕变。2009年至今,林苒从事国学教学已经有近9年的时间了。“国学是文学、历史、哲学、民俗文化、思想品德统合在一起,让学生得到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养正启智目的的学科。教育重要的一面是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而优秀的故事可以影响孩子们的言行,这就是我开展国学教育的原因之一。”林苒说。

  开展国学教育源于一次旅行体悟

  2014年,林苒与女儿前往印度尼西亚旅游,在当地导游的包车里她见到一个孔子像。出于好奇,她问导游为何要挂孔子像,导游告诉她,这是另一位游客送他的,可以保佑他生意兴隆。林苒忍俊不禁,便和导游解释:“孔子确实能教化人,但他只能教化人心,却不能保佑你生意兴隆。如果你确实想要自己生意兴隆,你可以挂他徒弟子贡的头像。”

  女儿在一旁听了,忙拉着林苒,要她继续讲子贡的故事。在女儿闪亮的眼睛当中,林苒想起一个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每日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文化自觉可解释为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主体对其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

  国学教育的目的不就是如此吗?一直关注国内外国学教育的林苒马上想到,也许可以借助“讲故事”的形式,对国学重新解释、加以创造性地转化,以适应当前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中产生“文化自觉”。在2008年,国学教育在宝安区还是一片空白,林苒在学校里把国学课程开了起来。

  用“故事国学”进行国学教育

  为寻找一种最佳的传播国学的方式,使其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林苒一直在思考。2013年开始,林苒在灵芝小学着手建立了“故事国学现场会”特色项目。“传统节日为契机,故事国学为主线,养正启智为目标”的“故事国学现场会”,开展以“讲述古代故事,传承古代美德”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系列故事国学现场会活动,如:“追寻古代之美,展示现代风采”三八妇女节活动、“中秋穿越”喜乐会、“九九重阳践行孝道”大型国学活动、“端午节中华游”现场会、“清明节”现场会等活动。

  在重阳节举办的“九九重阳践行孝道”国学现场会,学生们身穿古代书生服装,一手拿着通关文牒,一手拎着茱萸袋,在“灵芝国”集市里穿梭。每一个集市的老板都穿着古代服饰等待着客人们的到来,或是衣裙飘飘的古代淑女,或是英姿飒爽的书生。学生与家长在活动中,碰撞出许多火花,学生们国学教育也有了真切的实践体验,这种全新的“故事国学”的形式打开了一扇国学教育的大门。

  此外,林苒还倡导开展“故事国学家教”活动,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故事国学”。家长们在讲述着国学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感悟、在故事中理解、在故事中知事知理知情,他们在自己最熟悉的形式中塑造着自己的品德,做到“尽己入德、推己及人,懂得宽恕之道”,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将国学传播到全世界

  林苒说,国学教育是一种集素质、文明、和谐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它相悖于应试教育的方式,却丰富了惯性思维的教育方式,通过故事国学的实践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在孩子们心中形成概念,继而得以承续,实现在“不经意处能经意,不自觉时能自觉”的自我内化功能。

  2011年7月,受深圳市侨办委派,林苒前往马来西亚沙巴州参与“华文教育”海外系列活动。当林冉上完第一节课“走进《三字经》里学做人”后,她接受了沙巴州华文日报记者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记者问了一个令林苒至今仍印象深刻的问题:“林老师,按照您的说法,中华文化几千年源远流长,是古老的文明礼仪之邦,但为什么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国的形象并不好……”记者说得很委婉,但林苒早已满脸通红,倍感尴尬。“自那次后,我便知道国学教育更应该是思想品德和文、史、哲相结合的教育。”林苒说。此后,她尝试用《三字经》《菜根谭》等经典书籍中富有极强道德认知导引功能的语言,教导学生在“人之初,性本善”中明白与人为善的道理,在“入则孝,出则悌”中练就侍奉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林苒认为,这些朗朗上口的文字能一针见血地直达其意,在思想道德以及意志培养上具有独特之处,可以让受教育者能自觉地与传统的和当下的社会伦理规范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学不应只在国内,还应是全世界华人参与传承与掌握的民族瑰宝。自2011年至今,林苒多次前往马来西亚等地讲授国学,课后,她常常收到家长们的短信,信息里,华人家长快乐地讲述孩子的变化。每次,林苒都深受触动,当一个故事在孩子心中产生影响时,教育就实现了它的目的,变有痕的德育为无痕的德育。“这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启示我们要利用传统美德中的教化功能去更新学生观念,建构以学生为本,以建立积极向上的人格为价值导向。国学教育没有国界。”林苒说。

  一周一节的国学课,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但国学教育目前也面临着难题,课时难以保证、师资力量单薄和缺乏对应的教材……目前,林苒已经出版了《月牙如梳》等三本散文、诗歌集,她和同事们一起编纂的《养正启智——走进<三字经>里学做人》的国学教育书刊也由海天出版社出版。林苒说,国学不仅仅是背诵,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感悟和传承。故事国学中那些诸如“卧薪尝胆”、“悬梁锥骨”“凿壁偷光”等富有人格化与英雄化的象征物会一直引导着孩子们去反躬和比类自身的生活,继而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的功能。国学教育在孩子们心中慢慢积累、慢慢积淀,力求为孩子们奉上精彩丰富故事国学。(何艳/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