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暨大校长胡军:第二个一百年 暨大已开好局

2016年11月18日 09: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胡军
胡军 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摄

  11月19日,“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迎来110周年纪念活动。

  本科教学评估获优、建成番禺新校区、成为“部部省”共建大学、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过去的十年,对于“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来说,是跨越的十年,不凡的十年。

  十年前,暨大举行百年庆典前夕,管理学博导胡军接棒校长,成为百年暨南的“新掌门人”。他接受南方日报的独家采访,坚信“百年不仅是时间,更是质量”。

  十年后,胡军校长再次接受南方日报的独家专访,双鬓已添白发。平实的言语间,透露出十年治校的理性思考,更有对这所他学习工作了34年的大学的拳拳赤子心。

  胡军说,以百年庆典为历史新起点,暨大过去十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的良好开局,也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当中,暨大将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

  关键词 不凡十年

  抓住每一个机遇 拓展空间提高实力

  南方日报:一晃间,十年了。从校长角度来看,“华侨最高学府”第二个百年的开局十年,有哪些深刻的变化?

  胡军:站在百年新起点的暨大抓住一次次机遇,坚定实施“侨校+名校”战略,为第二个百年的开局十年奠定基础,实现良好开局。

  2006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借助百年校庆,我们重新梳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总结暨南文化、暨南精神,极大提升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鼓舞了海内外校友。我特别感动和难忘的是,校庆当晚下雨,师生精心准备的晚会被迫暂停,雨势一停,师生们就自发涌到图书馆,在台阶上把节目一个个地演出,那个汹涌热烈的场面,令不少人都落泪了。这种真挚的爱校之情,让暨大充满精气神,站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2007年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这次“赶考”暨大获得“优”的好成绩,也开始有意识地完善海外学生的教学体系,推出分类教学方法、派出老师海外培训和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一步突出暨大作为国内高校留学生最多侨校的办学特点和特色。

  南方日报:南校区的建设,您的压力应该不小吧?暨大还抓住了哪些机遇?

  胡军:在国务院侨办、广东省、广州市以及校董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南校区2014年启用,如今已有8000多名学生,一大批高水平科研团队正在入驻。现在可以自豪地说,这是学校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

  暨大的发展,得益于广东改革开放的沃土。2011年国侨办、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暨大,广东拨款2亿元支持暨大,这是“及时雨”。

  2015年,广东遴选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暨大成为重点建设高校。一年多来,暨大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也有信心继续为广东做更多的贡献。

  对于大学来说,机遇是一环扣一环的,抓住一次后可能就会连续抓住很多次。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优化“理工医”设置 13个学科组团力推创新发展

  南方日报:入选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后,如何解决“人”的问题呢?

  胡军:“千人引智”“以才引才”多措并举,我们大规模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过去短短一年,国家级人才总量增加60人,包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6人、“国家杰青”9人等,省级人才总量增加了51人,其中学校新聘“珠江学者”16人,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我举个例子,去年12月引进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冯帅章教授。他牵头成立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力争在5—10年内成为国内一流的应用经济学学术中心、数据调查中心和知名智库。有文章说,过去大家在谈论经济学研究领域时,暨南大学较少进入视野,但自从冯帅章教授来了,大家把目光转移到了暨南大学。

  南方日报:暨大如何更好地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胡军: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注重“理工医”学科发展。过去十年,暨大改变以往过于偏重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优化“理工医”的学科设置。过去一年,暨大抓住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契机,重新布局学科团队,锁定更高发展目标,把原先的6大组团扩大到13个组团。希望既有传统学科也有新兴学科的组团,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学科,产生一批基础研究成果,推动广东的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发展。

  比如,环境科学组团由四个团队组成,研究领域从大气、水污染,到江河水治理、质谱仪研发,将承担广东省申报国家实验室的任务;一大批国际知名信息专家担纲的信息安全组团,也承担广东省申报国家实验室的任务;药学和创新药物组团将集中开发中国传统中药,在防病和治病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同样承担了广东省申报国家实验室的任务。

  南方日报:暨大在顶层制度设计,有哪些突破呢?

  胡军:我们一直在思考:大学是什么,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的任务又是什么?大学制度是显性的,大学文化则是隐形的。在大学文化营造方面,暨大较早地梳理“忠信笃敬”的校训精神,在广东高校首创订立“师德”“学子”二铭,改革毕业典礼,推出新生训练营,学生既感受到大学学术的神圣,也可以感受到大学文化的多元。在大学制度设计方面,我们早在2012年就提出“宁静致远工程”,当时全国仅有两所高校实施。工程通过思想、制度、队伍、保障和协同创新五大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宁静致远治学的精神如今已成为暨南文化的有机部分。去年制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与综合改革方案》,改革力度非常大,被称为“改革28条”,其中明确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题,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具有“破冰式”的示范意义。可以说,大学文化、大学制度就像两个轮子,驱动大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推出“一带一路”创业空间 培养沟通中外人才

  南方日报:作为侨校,暨大将如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胡军:服务“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我们的优势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生已达到2000多人。我们扩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招生名额,设立奖学金,并与华侨大学、云南华侨补习学校等几所学校结成联盟,有针对性地开发教学课程,更好地培养“一带一路”人才。

  今年校庆期间,我们在石牌校区拿出1000多平方米、两层楼的空间,启用国内、港澳台和“一带一路”三个创客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将入驻创客空间,成为创新创业驿站站长。他们既了解中国的政策法规,又了解各自国家的国情市场,将有非常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创业优势。

  南方日报:在服务国家的全球战略方面,暨大将有怎样的新动作?

  胡军:目前,学校共有来自10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2000人,留学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暨南大学率先申请建设中国教育部目录外本科专业——华文教育专业,在校学生数量由2005年的43人发展到目前四个年级共682人,以解决华文教师老龄化、非专业化的问题。

  同时,暨大编写的华文教材在全球广泛使用,其中1997年出版面向以北美为主的周末制华校编写的《中文》(小学版),2006年出版该套教材修订版,至今已发行过千万册。目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主导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和“华文教师职业能力认证”两大项目获中国国务院侨办的支持,已开始推广使用。

  暨大有悠久的华人华侨研究历史。早在1927年,就设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现在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和“一带一路”丝路研究院等三大研究院,都在进行海外华人华侨研究,不仅给国家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当地的华人华侨挖掘历史、传承历史做出贡献。

  南方日报:对于暨南大学的未来,您有怎样的愿景?

  胡军:家国兴,侨教兴。110岁的暨南,要与民族一起走向复兴。我们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力争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广东发展。暨南人要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吴少敏 陈枫 梅志清)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