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云南省红河学院:走出“国门大学”之路

2016年11月18日 16:48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优良的教育环境
优良的教育环境 引来众多留学生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与学校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办学理念及其所在地区面向世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这个有着天然“开放开发”传统的地方,红河学院依托与越南及南亚、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地缘、人缘双重优势,积极打造“国门大学”,大力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既为边疆繁荣、民族团结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沿边地方本科院校摆脱同质化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红河学院党委书记陈永明将学校国际化发展理念和实践凝炼为这样一句话:“在红河学院的国际化道路中,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这源于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的责任与担当。”

  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细雨蒙蒙,明德楼前一树火红的鸡蛋花娇艳欲滴。红河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曦为将要开始的“驻外”生活仔细做着准备。12月30日,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即将挂牌,今年4月,学院又被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实施“孔子学院奖学金南亚国家师资班”项目,这让张曦对未来充满期待:“近年来,南亚、东南亚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习汉语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普遍共识。”

  “作为距越南只有60多公里的新建地方边疆高校,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办学路子,既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又为国家民间外交作出贡献,我们一直在探索。”陈永明说,国门大学理念的探索,让学校焕发了生机。2005年10月,红河学院在越南老街省成立汉语中心;2007年11月,成立越南太原汉语中心和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汉语中心;2011—2013年,在柬埔寨开展华文教师培训班,2011年在泰国曼谷、2013年在泰国清迈建立汉语国际推广境外实习基地;2014年12月获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一步步走来,红河学院“国门大学”建设理念逐渐清晰,形成了“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本科综合院校”办学定位,着眼于“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将视野投向东南亚、南亚国家,以“中越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和中越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为交流合作平台,形成汉语推广、孔子学院建设和华文教育多管齐下,留学生教育、境外办学、合作办学、国别研究与跨境民族研究、联合科研齐头并进,开创了双边多边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办学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达成开办本科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了云南高校境外办学的先河。2011年9月,境外办学项目正式启动。5年来,双方合作办学受到了中越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凸显对外研究学术优势

  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走廊的墙壁上,一张表格罗列出2006年以来在东南亚研究领域该学院获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今年共有4个项目,再创历史新高。“这些课题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周边国家历史文化、边境政策、区域国际关系等领域,许多获得了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红河学院院长马洪波介绍。

  策应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建设,红河学院积极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中国红河学院—越南老街省教育系统文体交流活动、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等3个国际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滇越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特色性的科研学术成果,形成高层次学术平台,凸显出对越南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研究优势。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创新团队,他们由一群70后、80后教师组成,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4人,团队承担着1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合作开展8项国际合作项目,有一项成果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获得三等奖。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大师教授风采依旧。“国贴专家”杨六金从事民族学研究多年,已经出版三四十本著作,在他办公室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30多年前深入莽人聚居区考察的照片,“红河州边境线长达848公里,与越南山水相连。通过对哈尼(阿卡)跨境民族的研究,为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带着用心血和汗水凝结的著述,杨六金先后登上了日本、瑞士、加拿大的学术讲台,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民族学大师。为了支持民族学科发展,学校成立了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从跨境民族的视野和角度,把民族文化研究和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为繁荣边疆、稳定边疆提供学术支持。

  架起交流与友谊的桥梁

  交流厅里,来自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的手工艺品和宣传品把展示柜挤得满满当当,这是国际学院留学生从家乡带来的礼物。越南籍学生阮秋草用纯正的普通话连连说道:“太喜欢了,太喜欢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生活,她完全融入了这个“国际大家庭”。

  在对外开放办学中,先后有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斯里兰卡、美国、印度、赞比亚、加纳、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的2000多名长短期留学生来到红河学院学习,分布在全校15个专业。目前,共有664名学历留学生在读或已学成归国。

  为不断拓宽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学院以多种形式先后派出近百人次赴境外培训学习。红河学院相继开设了5个东南亚国家语种专业,包括越南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形成完整的面向GMS国家的专业群,基本上构建了GMS五国语种人才培养体系。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生到国外就业,截至目前,共有134名中国毕业生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工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文化、人员的交流编织起心灵的纽带,架起国与国、民与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红河学院国门大学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支持,经过矢志不渝的精心培育,国门大学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在与越南、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中获得认可,但受自身平台与资源的限制,在国门大学建设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陈永明说,希望国门大学理念能成为沿边高校的共识,在更高层面上决策考虑,给予资金、政策方面的系统扶持,其在促进民间外交、支持边疆繁荣稳定方面的作用将会更大。”(李树芬)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