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雅协与湖南师范大学专家交流

中国侨网5月27日电 据印尼《星洲日报》报道,以沈敏副院长为首的湖南师范大学专家团,12月1日下午到访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简称“雅协”)。双方就华文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洽谈。同时,专家团就“快乐华语”这套华文教材的编写向雅协老师征求意见。
印尼华教形势可喜
雅协执行主席蔡昌杰就师资的培养问题向湖南师范大学表示感谢,感谢湖南师范大学与雅协一起承办湖南师范大学学历班,并希望今后在双方的努力下争取继续开办第三届学历班。此外,蔡昌杰还特别感谢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的支持,让老师们能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为印尼华文师资队伍建设拓宽道路。
蔡昌杰说,印尼华文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华文教育可以增进华裔与各族裔之间对彼此文化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从而促进整个印尼民族的和谐。现在印尼的华文教育从整体上看形势可喜,但却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师资和教材问题,其中,师资问题是核心问题,包括师资的培养和建设。针对此,雅协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规范化”、“学历化”和“青春化”,三化方针。
目前,虽然已有年轻一代的教师陆陆续续投入到华文教师队伍当中,但师资仍严重匮乏,且年轻教师的基础知识还不够广。另外,教师们一方面极想通过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却因为太忙没时间参加培训的。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印尼还需要中国教师的帮助。中国教师的到来不仅可以缓解印尼华文教师紧张的局面,而且可以在与当地华文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本地老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既治标有治本。
据蔡昌杰介绍,目前,印尼共有19个省成立了华文教育协调机构,雅协作为印尼第一所华文教育协调机构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提出了第二次整顿改革,进行转型,自己造血,希望把雅协建成一个有生命力、持续性发展和永葆青春的机构,这也是印尼其他各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现正面临的问题。
雅协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林燕玲进行了工作汇报,从五个方面,即中国代表团来访雅协、海外交流协会项目、印尼文教部项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项目、高官访问雅协项目向湖南师范大学专家团简单介绍了雅协的工作。
推介“快乐华语”教材
受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委托,湖南师范大学正在主编面向印尼小学的本土化华文教材,这套教材名叫“快乐华语”,其中,课本、练习手册和教师手册各12本,共计36本。目前该教材1-3册已经有图文本,4-6册暂时只有编写大纲。湖南师范大学为了做好这套教材,已经在印尼进行了多年的调研工作。此次,专家团访印尼,并在雅协的组织陪同下参观访问了南洋国际学校、华光敬德学校以及弘华语言中心。通过与这些学校的领导、老师以及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到目前印尼华文教材的使用情况,力争将“快乐华语”这套教材做得更加符合的印尼学情、更加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本土性,真正适合印尼教师以及学生需求,并希望雅协能就这套教材给出指导性建议。
雅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林莉萍,执行主席特别助理、考试部及培训部主任卢鹏,以及副秘书长兼联络与交流处主任余文琼分别从教材的校对编排、教材如何体现其特色性,以及教材内容设定的系统性等方面给出宝贵意见。此外,雅协执行主席蔡昌杰还热心地就教材今后在印尼的推广模式提出建议,并希望“快乐华语”这套教材的每一册制作要有一个标准和规定,并真正做到符合本土化。(陈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