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曼松德孔子学院与当地师生“春日话农桑”(图)

中国侨网4月12日电 当地时间4月11日,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组织了“春日话农桑”文化活动,曼谷市及周边社区本土汉语教师和曼松德大学中文专业学生60余人参与了活动。

中泰两国自古都是以农为本,中国古老而丰富的农耕文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活动现场,中泰师生一起吟诵了“节气歌”,领略了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知识。“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中泰师生在农谚学习中发现古人的智慧与勤劳。

中泰师生还仿照中国农家习俗,刻春牛、放纸鸢,祈愿全年获得大丰收。孔子学院教师与学生一起手绘的纸鸢,带着春满枝头、小桥流水等图案飞上天空,体会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一些学员还与孔子学院教师就春耕时节做“春汤”的食材进行了交流。

活动结束后很多学员依然兴致不减。泰国本土汉语教师李云珊表示,牛在泰国象征笨和傻,但在中国象征踏实和勤劳。这次跟随孔子学院教师话农桑,刻春牛,使她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勤奋进取的精神。中文专业的学生们表示虽然泰国人也会放风筝,但为了祈求丰收而放纸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象羽院长表示,曼松德孔子学院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结合汉语教学和教师培训,将举办更多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加强和深化两国文化的交流,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泰国曼松德孔子学院供稿 刘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