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一带一路”带动海外华文教育热 教师缺口不小

2017年05月25日 11:04   来源:金羊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最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带动越来越多友族小朋友到华文小学读书学华语。”在接受羊城晚报走进“一带一路”全媒体海外行采访团专访时,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说,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人学汉语。

  羊城晚报全媒体海外行记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采访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民心相通”,中外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世界第二大国际通用语言的汉语,既是海外华人的“留根工程”,也是越来越多外国朋友学习外语的重要选项。

  马来西亚

  全国有1298间华小 友族占比越来越高

  马来西亚是海外华文教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华文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据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介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全马来西亚共有1298间华文小学,60间独立华文中学。

  王仕发担任校长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旧吧生路崇文华文小学,就是一所有79年历史的华文学校。“目前,我校有2000来名学生,以华族为主,也有马来和印度等友族学生80多名。”他告诉记者,十年前,学校几乎看不到非华裔学生,但最近几年学校中友族学生越来越多。

  作为马来西亚教育界的领军人物,王仕发对全国教育情况特别清楚。他告诉记者,全马来西亚1298间华文小学,目前共有67万左右的学生,其中华族为55万左右,友族为12万左右。“非华裔小学生占比18%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越来越高。”

  王仕发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人觉得华语有市场前景,值得学习。 “于是,‘一带一路’带动更多的非华裔的家长,更热忱地把孩子送来华文小学就读,也使得我们华文小学更蓬勃地发展。”

  “不单小学非华裔学生比例在升高,华文独立中学中非华裔学生比例也在升高。”马来西亚沙巴崇正中学董事会董事长拿督杨菊明告诉记者,沙巴有的独立中学友族学生比例已达40%多。“以前我们学生毕业主要去欧美读大学,现在我鼓励他们到大陆上大学,机会更多。”

  印尼

  华文教育蓬勃发展 华语教师缺口不小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槟榔社一条巷子的深处,有一个木式结构的鲁班庙,已经有178年历史,为江门五邑籍乡亲所建,是雅加达广府人的一个精神家园。从它左侧往里走,有一栋屋檐为中国风的小楼,是一所三语学校,100多名华人子弟在这上小学,学习印尼语、英语与华语。

  印尼华文教育曾长期被封闭(从1966年起到1998年止),后来政策放开逐步恢复,如今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印尼华人不少已是第四代乃至第五代,融入了当地社会,但作为家长,有机会都会送孩子去学中文。

  祖籍江门的印尼乡亲谭凯议,因为历史原因没有上过华文学校,导致他中文只能说不能看,觉得颇为遗憾。“我的孩子就幸福多了,可以在学校学中文。”他告诉记者,他的大女儿已经读初中了,希望她能学好中文,以后有机会回中国大陆读大学。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印尼不但华族子弟有学习汉语的愿望,而且友族人士也对学习汉语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印尼华文教育不但存在于正规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中,还有各式华文补习班或补习学校,有条件还进行家庭教师式的补习。

  印尼青年侨领李智明告诉记者,华文教育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希望工程”“留根工程”,而且汉语学习越来越火热,导致印尼华文教育师资缺口不小,希望大陆外派更多华文教师与组织更多志愿者到印尼,为印尼华文教育“输血”。

  海外华文教育工作 广东走在全国前列

  羊城晚报走进“一带一路”全媒体海外行记者采访了解到,广东省向来十分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多年来,各级侨务、教育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海外侨胞开展华文教育。李智明就告诉记者:“印尼华文教育,广东给的支持特别大。”

  2001年,广东省侨办就组织第一个汉语专家团赴印尼培训华文师资。此后,连续5年,广东派出7个培训组赴印尼,培训华文师资达3500名。除了送出去,广东还大力请进海外教师给予专业培训。2004年,广东举办了首期海外华文幼师培训班,迄今已举办13届。

  2003年,广东开始从社会上征募“海外华文教育志愿者”,并陆续从全省各地派遣“志愿者”到海外华校任教。“广东省外派志愿教师最初派往的国家是印尼,随后扩展到菲律宾、泰国、马达加斯加等国。”

  为帮助海外华人推动华教发展,广东近十年来,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如制定实施《广东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统筹整合侨务、教育等资源。与省教育厅一起制定华文教育规划,合力推进海外的华文教育工作。

  可以说,广东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记者了解到,最近五年来,广东“请进来”和“走出去”,为海外培训华文师资和华校管理人才就有1000多人,促成海外华校与广东省学校结成姐妹学校超过100对。(陈强 唐波 全良波)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