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美食架起汉语“桥” 助推汉语热

2017年10月26日 1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视频:“汉语桥”选手齐聚民族村 体验云南民族风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10月26日电 题:美食架起汉语“桥” 助推汉语热

  作者 王祎

  云南民族村内,刚烤好的喜洲粑粑(云南小吃)被摆上了橱柜,焦脆的酥皮层层叠起,泛着诱人的金黄色。围在摊位四周的外国学生中,有人拿起一块凑在嘴边咬了一口,不一会儿,6寸的粑粑便下了肚。

  10月26日,正在昆明进行的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有来自世界五大洲96个国家的300余名师生参加。在此期间,地道的“中华美食”引得各国学生纷纷点赞。

“汉语桥”选手体验云南少数民族生活。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任东 摄
“汉语桥”选手体验云南少数民族生活。 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对于中国的美食,蒙古国姑娘南丁格略有研究:“我最喜欢中国的火锅和麻婆豆腐。”在南丁格的家乡,中国餐馆随处可见,麻婆豆腐、京酱肉丝,都是许多蒙古国人闭上眼睛都能想起的菜品。

  “第一次吃中国菜是在学校的食堂。”南丁格介绍,起初觉得一份饭里肉不够多,后来才知道中餐很讲究荤素搭配。

  蒙古国是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发源地之一,冬季占每年时间的三分之二,其中,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0℃的严寒天气长达一个月以上,极寒天气也时有发生。“如果按照中国‘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进补规律,我们大半年的时间都应该吃萝卜了。”南丁格一本正经地说。

  南丁格称赞中国物产丰富,美食众多,许多蒙古国人都喜欢吃中国美食。“美食是文化的缩影,食物是我了解中华文化的第一步,也给了我最初学习汉语的启蒙。”

  美食是中外民间交往的突出优势,许多外国友人正透过美食,窥见中华文化的千年文明。

  在餐桌上,赞比亚学生帕瑞西亚刚学会用筷子,不够娴熟的动作使她用餐慢了许多。另一侧,纳米比亚学生索恩正用叉子摆弄碗里的蒸饺。索恩的家乡也有中国餐馆,中餐的摆盘和颜色搭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了解当地的文化,还是吃遍当地的美食,语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如果学好中文,我一定吃遍中国的大街小巷。”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美食也成为舌尖上的“名片”,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奔向世界各地,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

  资料显示,中餐厅是许多海外华侨华人生存的根本,海外各国民间美食交流也非常活跃,美食周、美食月、烹饪家美食等活动日趋频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截至2016年6月,海外中餐市场收入已超2500亿美元。

  意大利留学生狄仁泽称,尽管他更喜欢意大利美食,“但必须承认,中华美食的确吸引着更多的人学习汉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完)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