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驶入“快车道” 借“一带一路”腾飞

2017年11月13日 08: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华裔青少年学习华文。    据中新社
图为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华裔青少年学习华文。   据中新社

  侨界关注

  据马新社中文网报道,马来西亚华人公会会长廖中莱近日表示,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建设华人小学方面取得突破,马来西亚政府最近宣布增建10所华人小学,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将确保在国家制度内,以制度化方式增建华人小学。

  华文教育持续发展

  据报道,11月7日,2017年“华文教育·教师研习”教材教法培训班(第二期)在昆明举行开班仪式。该培训班主要对海外教师进行语文和数学教学教法的综合培训。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希望我们能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缅甸华文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推动缅甸社会进步。”11月7日,前来昆明参加培训的缅甸华文教师张老柱在发言中说。这也是众多海外华文教师的共同心声。

  与此同时,在福州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上,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海外华文学校代表表示,期冀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寻求与中国更多合作机会,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作为教育部和国侨办“一带一路”援外华文启蒙教育项目,福建多所学校近年利用海外幼儿教师培训中心、海外华文启蒙教育研究基地、《华文启蒙教育报》等平台,为海外华校培养、培训华文教育师资,提升华文教育国际传播水平。

  近日,厦门又以“嘉庚”之名,设立了面向华侨华人子弟的奖学金,不仅为希望回到祖(籍)国接受教育的学子提供圆梦机会,也为推广海外华文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在“海丝”沿线国家传播架起桥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华文教育事业也逐渐驶入快车道,海外华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华侨华人学习华文已形成高潮,还有许多国家出现了“华文热”。

  方针政策助推华文热

  进入21世纪后,海外华文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成绩斐然;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学校依靠祖(籍)国和侨胞的支持,发展也极为迅速,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成绩也是令人瞩目。

  菲律宾华教中心主任黄端铭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菲律宾华校由各地华人社区集资创办,一代代坚持下来,是菲律宾华侨华人对其后裔进行华文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此外,华校多年来开门办学,接纳原住民和其他友族的后裔也来华校上学,接受华文教育,把华文和中华文化推向主流社会和其他族群。

  旅居西雅图的华人崔依依说,在西雅图开办的华文学校有孔子学院、华盛顿国际学校、西北中文学校等十多家。而且美国的大部分蒙特梭利学校都开设有华文课程,很受本土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祖(籍)国对海外华文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此前表示,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将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支持力度,推动华文教育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在侨胞聚居地区,有意愿学习华文的华裔青少年有书读、有学上、有合格教师教。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研究员段颖认为,一方面国家支持把华文作为第二外语来推向世界,另外一方面,是在跟各个地方的大学建立华文教育的合作机制,比如说派遣机制、学位认可制度等。

  中国国侨办外派教师、菲律宾红烛华文教育基金会咨询委员张杰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华人来说:“学习华文,不仅仅是为了保留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更是为了提升与祖(籍)国沟通和交流能力水平。”

  借“一带一路”东风腾飞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策略,可以为海外华文教育建设保驾护航。

  当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政策已经有所转变。华文教育得以更靠近所在国家的主流教育体制,享有政府的教育资源和发展资助,也为华文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提供法律保障。海外华文教育也因此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特色。

  段颖说:“‘一带一路’倡议为华文教育带来了机遇,对华文教育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它加强了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往来,所以对于双语人才的需求就会增大。因此,华文教育除了传承中华文化、强化当地华人的文化认同外,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的提高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华文教育已经成为构筑世界华人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

  华文教育借“一带一路”东风,肩负以华文教学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光荣使命,不断前行。(杨 宁 于川梓 张晓晓)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