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裔青少年吉林“寻根”:用照片传播中国

海外华裔青少年吉林“寻根”:用照片感知和传播中国
中新社长春12月26日电 (金乔)一条由几十张照片串起来的照片链,让很多参与2017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吉林冰雪营的营员们驻足。照片全部由他们拍摄,照片内容是他们眼中的吉林冰雪风情。
26日晚,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家的7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在吉林长春用这些照片为本次冰雪体验之旅作出总结。
本次冬令营于本月14日开营。这期间,营员们在长春、吉林两市,学习太极功夫扇、民族舞蹈、中国结编织、葫芦丝吹奏,参观伪满皇宫、长影旧址博物馆、东北民俗博物馆等特色景点。
一路行、一路摄,他们把眼里中国厚重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用照片记录。既是为了留念,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冬令营期间我把很多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中,有时还会单独发给好朋友。”马来西亚的钟如斌说,朋友们看到照片都觉得非常惊讶。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春、秋、冬)令营是中国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项目之一,在加强海外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国血脉相连,增进感情,涵养侨务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晚闭营仪式上,来自巴西的丁安富与伙伴们共同表演了新学的中国民族舞蹈。
他的母亲,也是本次冬令营巴西营员的带队老师丁荣廷介绍,丁安富对中文兴趣非常浓,在巴西的时候每天都会在作业后再学习两个小时中文,还打算到中国继续进修。
“不单单是我家的孩子。”丁荣廷说,其他小朋友们对中华文化也很感兴趣。他们之间会相互对比学习程度,他们觉得这比玩游戏机更有趣。
丁荣廷对系列“寻根之旅”很看好。“孩子们每次都会受益匪浅。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待人之道、风俗习惯、艺术等等。”
丁安富说,他并不擅长拍照,但这次也拍了近一百张。“有的发到了微博、朋友圈上,有的则放到相册中,以备日后回想时看一看。”
马来西亚带队老师林世顺介绍,在这十几天里的点点滴滴,很多营员都已将所见所闻拍照发给他们国内的朋友们。“相比于文字,对于他们这一代,照片更能直接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