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0所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走出去、请进来并行

13年逾500所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走出去”“请进来”并行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马海燕)从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协议算起,截至目前,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平台。
与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相比,中国人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自觉不算早,速度却不慢。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生的“汉语热”席卷全球。适应“汉语热”而生的孔子学院助推了汉语在世界的推广。中国也在孔子学院搭建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中打开视野。
曾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了三年的湖北大学教师胡晓燕告诉记者,她的学生中从幼童到老年人不等,尤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一位学生竟是因为喜欢“三国”而专门学习中文。从起初写汉字如同画画,到后来能够按照笔顺有模有样书写,有的还成了孔子学院舞龙队的队员。她认为,美国学生的学习热情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有好奇心才会产生交流。
既面向大中小学,也面向社区和企业,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让孔子学院迅速落地生根。自创建伊始,孔子学院就一直在海外扮演着中国文化大使的角色。除了语言课程,茶艺、书法、绘画、武术、舞龙舞狮……都受到广泛欢迎。仅2017年,就有1270多万人参加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各地孔子学院也多次受邀参加当地各大国际文化节。

除了“走出去”,孔子学院也在“引进来”。已经启动4年的“孔子新汉学计划”提供充足经费让学者来华读博士做研究;已经举办16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不仅让一批优秀学生拿到奖学金来华留学,他们中一批才艺俱佳的人才还成为明星活跃在中国舞台上;“国际青年声乐家汉语歌唱计划”“全球孔子学院音乐之旅”,让外国歌唱家学唱中国歌剧,同时把他们的精湛艺术带到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马箭飞说,孔子学院应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成果。
走过13年的孔子学院也面临一些瓶颈,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如何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跨越中外文化差异,成为孔子学院发展最受关注的问题。马箭飞表示,中国将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品牌项目来深化孔子学院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