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直凉华小5年未获拨款 储备资金难以为继

中国侨网4月2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大马彭亨州直凉华小5年未获得拨款,学校维修费用、购买桌椅、办活动费用全靠学校家教协会自给自足,直凉华小呼吁教育部公平看待公平对待各小学。
直凉华小家协主席吴有平指出,教育部不公平的把华小拆分为“半津(土地属董事部)”及“全津”华小,每年拨款方式无制度化,导致直凉华小过去5年来,未从教育部手中获得任何形式的拨款,学校长年的开销都由学校自行承担。
他说,依据教育条规,并没有任何“半津”或是“全津”的字眼,政府应公平对待华小,例如直凉华小已5年未获得拨款,反之本区“半津学校”过去几年都有获得拨款来源。
他说,该校在3年前因拓展精明课室而进行筹款,后剩下20万令吉,可是连续多年未获得拨款,每年还需要承担大笔开销,家协资金结余已缩小超过一半,面临财政危机。
要求拨款石沉大海
“学校的桌椅坏了是我们换,电脑、电器坏了也是家协出钱修,基本设备如窗帘等破了也是家协自费替换,“全津”华小的待遇反而糟糕过“半津”华小。”吴有平出席该校召开第38届家长教师协会会员大会时说。
他说,家协及校方如实作出报告提呈给教育局,要求经费替换要求拨款,全部诉求都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家协只好咬牙硬撑。
他表示家协的储备金是为学生提升基本设施,例如打造精明课室、办激励讲座的时候,好刀应该用在钢刃上,反之桌椅坏、电器维修、屋顶破洞、老师津贴等行政开销,是教育部应该做的。
吴有平也在会上劝告家长,为免发生意外,家长在载送孩子上下学或是补习班时,应把交通工具泊在校外泊车处,而不是鲁莽驶入校园。
家协照顾学生福利
直凉华小董事长邓福乐指出,家教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解决彼此的矛盾和照顾学生的福利,确保华小不变质不被边缘化,不被相关单位不公平对待。
他说,在没有获得拨款之前,为免学生受到耽搁和影响,董家协被迫自力更生,因为教育政策上的不公,不应该由学生承担,这对学生不公平。
他也说,国内的华小蓬勃发展,各校董家协和老师功不可没,若没有该些教育领衔者的努力,母语教育可能失去竞争力。
他表明,华小的三语教学的确带来很大的压力,可是优势也是非同小可的,对此他希望学生在中学后,不放弃进修母语教育,为人生的成果打下丰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