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让友族生勇敢讲华文 大马微型华小教师各出奇招

2018年09月30日 15:4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郑美榕以活泼生动的方式与学生互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郑美榕以活泼生动的方式与学生互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9月30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在马来西亚国内微型华小中,有不少是靠非华裔学生“续命”,这些华小学生,大部分或几乎全部都是马来学生或原住民学生。

  一般上,对小学老师而言,教导年幼的儿童读书写字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任务,一来是年 幼的儿童怕生、难沟通、不明指示,二来要是万一遇上哭闹的孩子,教师也要投降了。

  偏偏在马来西亚的华小里,就有一群教师负责教导年幼的非华裔学生,对他们来说,所面对的挑战是普通教师的两倍,甚至更多。

  这群教师可说是倾尽所能,使出浑身解数,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去教导学生,但是,最心力交瘁的莫过于教学的效果往往却事倍功半。

  星洲日报记者走访这群有教无类的微型华小教师,听听这群教师的心声,看看他们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向非华裔学生传授中文,了解他们教学生涯的苦与乐。

  众所周知,关丹班珍华小是一所没有华裔学生的华小,校内唯一的华裔学生是学前班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上,学生一见面就讲马来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失去华文学习环境,班珍华小的老师们唯有发挥创意,自编教材,不断尝试各种方式,希望学生能够在6年小学生涯里,至少会讲华文。

  每天早上,校方要求学生们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集合在办公室前,大家一起讲故事,其中星期二、三和四是华文专属时段,全校学生集合在一起,在老师的引导下,“七嘴八舌地”开口讲华文。

  对班珍华小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学生们羞于开口讲华文,因为同学们都是马来人或原住民,同学见面自然就是以马来语交谈,两名马来同学以华文交谈,怎看也是怪怪的。

  为了打破这个困局,校方利用早上上课前的时段,让学生们集合在一起,你讲你的小故事,我背我的华文会话,打破马来同学之间讲华文的尴尬,让开口讲华文变成一种习惯。

  同样地,位于传统渔村的北根那示华小,该校学生过百,但是华裔学生只有区区4人,教师在教学上也必须用尽各种方式,华文掺杂马来话,再加上自编的“教科书”,尽责地当一名好老师。

  班珍华小二年级华文教师卓冰彬说,她选择让学生通过唱儿歌来认识新词汇。

  她说,从“客人来,看爸爸”到“妹妹背着洋娃娃”,或是“小星星”等儿歌,对非华裔学生来说,都是学习华文的“经典好歌”。

  “这些儿歌对华人孩子来说,早在2、3岁时已朗朗上口,甚至被视为过时了的儿歌。但是,对非华裔学生而言,他们进入华小前,根本不曾接触。”

  她说,除了通过儿歌,她也通过要求非华裔学生背诵简短的小故事,以增加及巩固学生们的词汇。

  班珍华小一年级教师林丽凤说,由于学生受母语影响,导致学习华文进度欠佳。

  她说,教师必须一个字一个字教,但是,非华裔学生的声调是最大的问题。

  “学生以马来语来拼音,导致整个句子都是同一声调,而我们都知道,华文是有4个声调的。”

何燕云说,数学科里的中文字,都一律注上汉语拼音。(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何燕云说,数学科里的中文字,都一律注上汉语拼音。(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班珍华小数学老师何燕云则说,虽然数学所使用的中文字,与华文课相对来说,是比较少,但是她依然必须在所有数学题上,标注拼音。

  她说,虽然教学的准备工作多了,但是,只要学生有进步,她会很开心及满足。

  班珍华小六年级华文老师许书涵说,该校把高年组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分成好与弱两组,9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由2名教师负责教导,另5名比较弱的学生,则由1名教师教导。

  她说,要求学生多讲,并通过句子扩写来完成作文。

  “基本上,这里的情况是不可能跟上课程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校的非华裔学生开口讲华文、勇敢以华文表达。”

  在采访过程中,老师们再三强调,不是他们消极选择不跟课程上课,只因华小的课程对非华裔学生们而言太深奥,即使资质一般的华裔学生也学得辛苦。

  那示华小教师郑美榕受访时说,原住民学生学习华文的进度,比其他非华裔学生好。

  她说,该校原住民学生占的比率高,由于原住民住家距离学校远,再加上天气的影响,原住民缺课率则比较高。

  她说,由于该校过去很多年来一直都是非华裔学生为主,所以在教导非华裔生上也很有心得。

老师们自编图文并茂的汉语拼音手册,以增加非华裔学生学习的兴趣。(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老师们自编图文并茂的汉语拼音手册,以增加非华裔学生学习的兴趣。(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教师会先以华文教学,再用马来话,不能只用华文,否则的话,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影响教学。在教材上,我也会准备各种好玩的教材,因为只有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非华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她告诉记者,她曾带学生参加彭亨大学举办的汽车引擎营,其他学校的学生准备了整盒器材,她和学生则只准备了冰淇淋棒。

  “结果,我的学生自组的玩具汽车已开始发动,其他学生还在研究如何组装,这次经验告诉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