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定位在何方?大马官员:学生拥有母语教育机会

中国侨网9月30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马来西亚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当地时间29日午代表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出席由甲华堂青主办“国家教育,孩子的未来”教育论坛之“全民教育:华小的定位在何方?”座谈会。张念群因有事无法出席,另一名主讲人为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创会会长黄先炳博士。
他在代表张念群转达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时说,在新教育理念下,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受良好教育,且保持各源流母语的教育机会。
他说,个人能力将获得全面发展,即交际、道德价值、人文(体会爱国及团结友爱精神)、个人才能(培养领导能力)、体健与美育、掌握科学与工艺技能。
“新教育理念也注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让学生离校后也能掌握带得走的能力,学以致用,具有求生能力、面对生活能力和批判性能力。”
邱培栋说,配合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做事、做人及共处,21世纪成功的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等。
“21世纪的老师将扮演着策划者、管理者、引导者、推动者和评估者的角色,以塑造学生成为活跃学习者。”
甲中华大会堂主席张民生说,从教育部长马智礼上台提出的学校白鞋换黑鞋政策,或华小收费电脑班正课被废除,不难看出新政府在新思维上有其欲突围想法。
“但我们必须提醒当权者,华社里更为关注课题,如宏愿学校再一次被提出、教育局华校督学和华文科督学被调整职称、不谙华文老师被遣派担任华校六年级UPSR主考官等,很大程度触动华社的敏感神经线,不能等闲视之。”
他致词时说,“坚持母语教育、保护华校完整体系,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即便我们已是以新马来西亚人自居,但是多元共生、多姿多彩,才是国家应有的独特国力和魅力。”
“吁请新政府订立教育改革,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恒久放弃单元思维,因为任何鼓吹终极单元化教育的企图、目的,终究会被历史唾弃。”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创会会长黄先炳博士指出,希盟政府、新任教育副部长张念群等新上任不久,他建议张氏可以把国内华文教育组织团结起来,组成智囊团,千万不要孤军作战。
他说,组成智囊团后大家可以有更多交流,拟出更好的教育政策。
此外,他认为行动党政策并没有关注到教育,只有政治教育,因此希望该党当了政府后,应有不同想法,尤其要关注华文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