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 共赴中文盛宴 共促文明对话-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汉语桥: 共赴中文盛宴 共促文明对话

2023年04月28日 10: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汉语桥: 共赴中文盛宴 共促文明对话

  日前,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本届汉语桥比赛继续打造线上“云赛场”,来自111个国家的131名选手齐聚云端参赛。经过全球入围赛、阵容选拔赛、团体赛和冠军争夺赛等阶段的考验,来自韩国的柳海心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第二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

  助力对话互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汉语桥选手们在交流对话中描绘了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图景。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这两句传颂千年,成为描绘爱情的名句。世人也多用“比翼鸟”“连理枝”比喻恩爱的夫妻。不同的文化内涵,蕴含相同的情感。在以《长恨歌》为主题的考题环节,汉语桥选手们由“比翼鸟”展开对话,介绍了各自国家代表爱情的意象。来自白俄罗斯的选手云舒介绍了在白俄罗斯的文化中,白色的鸽子象征爱情;来自西班牙的选手温新说:“我们用半个橙子来比喻伴侣。如果有人对你说,可以做我的半个橙子吗?那就是在追求你。”来自越南的选手范篁阳也谈到自己国家代表爱情的意象。

  范篁阳还告诉大家,越南和中国的十二生肖顺序大体一致,区别就在于中国的生肖“兔”,在越南变成了“猫”。同样谈到生肖文化的还有来自缅甸的选手罗家茂,他分享的是缅甸“八大生肖”的来历与渊源。

  在决赛第二场,选手范云捷带来了祖国马达加斯加的最大面值纸币——2万阿里,上面清晰地印着中马合作的响亮名片——杂交水稻。这张薄薄的纸币见证了杂交水稻为当地带来的变化,2007年,中国与马达加斯加开始进行杂交水稻技术合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马达加斯加当地条件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也使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

  这些交流无不昭示着,语言是一座桥梁,在促进文明交流对话和互学互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大赛正是以中文为载体,为各国青年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明图景,也镌刻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互鉴之路。

  当甲骨文遇到新科技

  本届大赛以“思想+艺术+技术”为创作理念,与全球汉语桥俱乐部、各大高校、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形成联动,通过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助力汉语桥联通中国与世界。比如,在海内外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推出了“汉语桥全球趣答”活动。活动以互动式多媒体程序为模式,以“汉语星球”为主要设计元素,将决赛赛题融入其中,提供的云平台实现了全球中文爱好者的云聚合。通过趣答活动,全球中文爱好者可以与来自上百个国家的网友进行对话,领略“汉语星球”里的中文之趣和中文之美。这样的答题模式,突破了汉语桥系列赛事在人员、地域、规模上的限制,首次探索了大、小屏深度融合的创新传播形态,全面拓展了文化共享、互联互通的多模态渠道。

  此外,互动式多媒体程序“寻文物密码——解锁专属你的甲骨文”以甲骨文为切入点,引领全球网友从趣味出发,跨越历史,了解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安阳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为古代文献所记载,并得到甲骨文与考古发掘所证实,其把中国信史往前推进了近千年。当古老的殷墟和甲骨文遇上新科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世界各国选手可以经由融媒体产品走进殷墟遗址,以汉字为纽带,开启一段神秘的发现之旅,定制专属甲骨文。

  连接中国与世界

  尽管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国人民在肤色、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但对美的向往、追求是相通的。汉语桥比赛已成为海外中文学习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桥。

  决赛的开场,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共》,由中国知名插画师团队乌合麒麟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学画大师曾孝濂共同创作。画作中,种类繁多的中国珍稀动植物交叠和共存在同一画面上,体现了“生灵共有,命运同途”这一万物生灵同呼吸共命运的主题。

  在“先声夺人”环节中,云舒围绕画作,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她以“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一生态观作为论据,呼吁大家保护地球家园。来自世界各国的汉语桥选手们也用中文分享了中国的传统生态观,为中华文明的传播,绘制了多彩的画卷。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决赛第二场,展示了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引用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抒发自己在太空的所思所想。太空中的中国诗句,浸润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影响,也让参赛选手感受到中华文化绵延隽永、穿越时空的魅力,更体现了中华文化与人类探索宇宙的连接。

  (乐琦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4月28日第11版)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