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出版发布 助力国际学校发展新跨越
中国侨网5月29日电 (记者 吴侃)全球化智库(CCG)近日在北京举办“新时代中国教育走出去的路径与趋势”圆桌研讨会,并发布CCG研究新著《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该书由CCG秘书长苗绿、CCG副研究员曲梅共同编写,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全球国际学校发展与中国实践》一书共有七个章节,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国际学校的世界图景和发展情况。全书梳理了国际学校的产生、内涵和外延,介绍了全球国际学校发展路径,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海外国际学校的建设经验,继而聚焦于在华国际学校的成长态势,对当前建设中国海外国际学校的政策信号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国际学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书中指出,全球国际学校总体规模与发展潜力保持增长态势。亚洲英语国际学校数量增长显著,阿联酋、中国和日本的英语国际学校数量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全球拥有最多(英语)国际学校的国家。同时,由于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式和美式国际学校占据海外国际学校的大部分份额。中国国际学校市场规模稳中有进,在华国际学校数量和市场规模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书中还指出,依托坚实的基础教育基础和丰富的国际教育实践经验,赴海外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学校恰逢其时。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有助于助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利;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中文教育需求;有助于应对国际人才竞争,寻求更加广泛的国际人才培养的新方案;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分享中国基础教育经验。
关于促进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发展,书中建议,加快凝聚海内外华语各界人士共识,构建“中国标准、共商共建、广泛认可”的海外中国国际学校体系;成立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建设和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海外国际学校建设;加大针对海外办学需求与条件的调研力度,为制定我国海外国际学校政策和开展相关实践做好铺垫;尽快出台建设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的指导意见或法律法规,为开展海外学校办学事业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发起多方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现有的国际教育资源,鼓励各类在华国际学校“走出去”办学;加强教师、教材、教法资源的筹备,鼓励国内师范类院校开设海外国际学校需要的各类教师培养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