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侨青企业家续写父辈辉煌:挑战与机遇并存(图)

2014年12月16日 09:1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12月7日,(广东省)江门市侨青创业孵化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为落户江门创业的海外华侨华人青年精英提供项目对接、财务代理、创业指导、项目申报、人力资源、创业培训、项目融资等一站式服务。

  事实上,随着老一辈的侨资企业家逐渐“退居二线”,越来越多新生代的侨青企业家正在接过父辈的旗帜,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接棒”父辈】新生代侨青企业家崛起

  今年39岁的李立本是江门市道生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十年前回到家乡创业。在旁人看来,他年轻有为,创业历程颇为励志:少年曾在内地求学,其后在著名的梁振英测量师行工作,负责估价、评价工作;后又就职于全球知名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经常往返于各个大企业,审计企业的内控管理、组织架构、财务等。

  这一段经历让李立本受益匪浅,并使他为日后创业练好了“基本功”。2000年左右,李立本开始在香港创业。站稳脚跟后,又于2004年回到江门投资、创业。时至今日,除了香港总公司外,他在江门也投资创办了两家公司,都是从事新材料生产。

  李立本说,在很多年之前,他就判断中国的制造业将会迎来大发展的机遇,工业新材料生产市场大有可图。“从企业的经营角度考虑,我们的产品所面向的市场不仅仅是珠三角,更是全国的广阔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回到内地创业是大势所趋。”

  为何选择落户江门呢?李立本回答:“江门本身是一个制造业发达城市,具备相关的产业基础;近年来,珠三角先发地区的各种产业资源也正在向江门靠拢。”曾在内地求学的经历显然使李立本比一般的侨青对家乡的情况有着更多的了解。

  “江门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提出要打造先进制造业,作为侨资企业,若要抢得发展先机,就更要学会顺势而为。”对于未来,李立本显得自信满满。

  在侨资企业众多的江门,像李立本这样的侨青企业家并不鲜见。他们或继承父业,或自行创业,正在家乡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来自澳门的萧德雄,如今正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服务管理经验和逾30亿元巨资,将在江门的滨江新区建设一家大型综合医院;无独有偶,洛杉矶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发起人、美国华人汽车工会主席赵正在台山的企业也顺利进行了股份改制,实现增资扩产、转型升级。

  事实上,目前江门全市侨资企业有3888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数量的80%;投资总额超过192.5亿美元,占全市外资投资总额的51%。不难预见的是,由于涉及到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随着老一辈侨资企业经营者逐渐“退居二线”,其身后的一大批侨青企业家正在强势“崛起”。

  【变革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生代侨青在江门经营或创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据了解,目前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中,江门独占20家,是全国数目最多的地级市;广东省百家明星侨资企业中,江门有33家,位居全省第一。

  但近年来江门的侨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也遇到不少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江门侨资企业的行业相对集中,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也较低。据了解,江门全市侨资企业主要涉足纺织服装、食品、五金制品、电子、化工等制造业,占侨资企业总数的78%;位居第二、三位的则是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占总数的5%、6%。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占侨资企业总数的89%,反衬出服务业及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不足。

  事实上,这也给新生代侨青企业家出了一道难题。“以前,企业的产品只要有市场前景,哪怕是较粗放的发展方式也能取得成功。但对于新一代的侨资企业来说,懂得创新无疑非常重要。”李立本认为,目前很多侨资企业仍维持在劳动密集和产品加工出口的传统模式,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抵御市场的冲击。在当前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利润微薄,生存不易,“以与我们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不少下游供应商为例,我亲眼看着不少企业逐渐走向式微,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研发能力。”

  对于侨资企业的转型之困,江门市政府也早已意识到,并先后出台“三促一帮”政策,引导侨资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新生代侨青企业家如今所面对的营商环境,也与父辈一代有着巨大的差异。

  “侨资企业的未来投资方向,应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江门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析,随着国家调控产业结构以及出台创新招商引资引智政策,推动了内地外资企业的产业结构和高新核心技术产品水平的提升,不仅为拥有信息先机、高新科技以及开阔视野的新生代侨青企业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面对压力,大多数的侨资企业都在不断探索转型升级的新途径。但侨资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技术要求高、设备投入大、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然而江门侨务资源结构却明显不平衡,尤其是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海外华侨高端人才资源比较少。对此,上述负责人认为,侨资企业要适应从传统的资金投入转向智力投入的变化。“例如主要包括回国创业的新侨和向海外投资移民的企业家的‘海鸥’群体,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既了解国际环境,又熟悉国内市场,希望寻找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居住国和祖(籍)国的建设,实现共赢。”

  【平台之困】侨青创业园未有进展

  对于新生代侨青企业家而言,缺乏一个常态的发展平台制约他们“大展拳脚”。以位于新会区大泽镇的江门市侨青创业园为例,其原本计划打造成集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并申报为国家级的“新侨回国创业示范基地”,在创业园内设立保税区,同时拟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华侨华人年青一代实业家、高科技人才、领军人物落户园区。但几年过去了,这个专门为侨青搭建的发展平台,至今却仍无突破性进展。

  据新会区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侨青创业园在推进上并无进展,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创业园的土地指标未获批准,“现在省、市各级政府对土地指标都卡得很紧,除非是经济拉动作用明显、见效快的大项目,否则都难以获批。”

  对于平台之困,各方也在积极谋求破解。11月,香港五邑青年总会在江门市蓬江区的智荟城工业设计中心挂牌成立了“香港五邑青年总会江门办事处暨江门市香港经贸发展中心”。江门市副市长易中强认为,“这是促进江门与香港两地经贸合作、凝聚两地青年精英、夯实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平台的新尝试。”此外,江门目前正在积极发挥海外江门五邑青年网络组织的优势,借助各地世界江门青年大会海外联络分部的实体平台,并在澳门、香港、悉尼、印尼、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分别设立了江门海外旅游信息推广中心和国际商务交流处,以更好地提升江门对外开放优势。

  而日前依托广东省和江门市政策扶持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而成立的“江门市侨青创业孵化中心”,也有望成为侨青创业的助推器。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孵化中心是江门开展引才引智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也将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精英来江门创新创业而打造的项目孵化平台。

【责任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