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同享海丝新商机 汕头华侨试验区吸引大批侨胞投资

2015年02月02日 09:4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自古以来,(广东)汕头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巨舰高桅、万商云集曾是百载商埠的繁华印记,百万潮商搭乘红头船下南洋的传奇故事千古流传。历经几百年沧桑,尽管红头船的帆影已远去,但“只身闯南洋”拼搏天下的精神却薪火相传。遍布世界各地的千万潮人潮商,成为联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力量。正因为这股强大的“侨”资“侨”力,34年前,汕头成为全国首批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如今国家又把探索对侨经济文化合作的试验重任交给汕头,同样也是因为这个“侨”字。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创新平台,也是时代赋予汕头的第二次重要历史机遇,汕头市委、市政府对此有高度清醒的认识。重担在肩、时不我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汕头要加快振兴发展,亟需重大战略平台。“如果汕头不再争取加快平台建设,特区将只剩下一块牌子。”在2014年9月前,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中,深圳有前海、珠海有横琴、厦门有海西,唯独汕头没有战略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的诞生,为汕头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动力,将成为汕头先行先试的突破口。

  1月30日下午,由汕头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推介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国务院批准在汕头设立华侨试验区之后,汕头首次到香港招商推介。推介会共有签约项目64个,累计投资总额1588.55亿元人民币。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在推介会上表示,国家将唯一以“华侨”命名的国家级试验区设在汕头,就是希望汕头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国内唯一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试验区

  华侨试验区位于汕头经济特区核心地带,区位条件优越,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潜力。总规划面积约48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49.84平方公里,包括东海岸新城 及蓝水星片区、珠港新城、南滨新城起步区、汕头保税区、广澳港区和广澳物流园区;起步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包括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及蓝水星片区、珠港新城和南滨新城起步区。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有关政策的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是我(中)国目前唯一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试验区。国务院要求汕头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试验区建设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探索新路。

  国务院批复要求华侨试验区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建设“一平台三中心二基地”: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平台,跨境金融服务、国际采购商贸物流、旅游休闲中心和华侨文化交流、对外传播基地;大力发展“九大都市产业”: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信息、海洋等富有活力的都市产业体系;进行“七大创新”: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营商环境、通关制度、社会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和投融资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

  东海岸新城:

  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作为华侨试验区起步区之一的东海岸新城,将突出滨海特色,建设金融商务、会展交易、中央政务、文化创意等功能,延展珠港新城的三条轴线,按照“三轴三组团”的空间结构,构建汕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滨海休闲轴,延伸珠港新城的历史文化轴线,加强滨水岸线塑造,开发阳光休闲海岸,塑造活力滨海景;历史文化轴,进一步塑造潮汕文化特色,建设潮汕文化标志物,增强历史文化韵味;城市发展轴延伸珠港新城的城市发展轴线,加强城市整体设计,形成现代城市功能。

  新津组团,采用方格状路网格局,在片区南部集中布置市级公共设施用地,加强海湾门户形象塑造,建设以金融商务功能为主,兼具文化、休闲、高端居住于一体的金融商务区;新溪组团,通过填海形成四周环水的人工岛景观,在滨海临河地段规划绿色开敞空间,建设滨海大道风光带,重点建设行政办公、高端居住、文化体育等功能,打造办公居住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型滨海新城;塔岗围组团,以塔岗围国际会展城、文化创意园建设为核心,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亲水生态景观,建设以文化创意、会展交易、休闲游乐等功能为主的生态型功能区。

  目前,东海岸新城累计投资近85亿元,基本完成围海造地工程,形成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海堤24公里,新津片区对外主要通道的中山东路东延段、滨江大道基本建成,部分市政道路以及新津河、外砂河大桥工程正加快建设。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