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山东青岛经开区30年蜕变 不断创业开启新梦想

2015年03月26日 09: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时光荏苒,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荒原渔村、那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盐碱滩涂,到今天发展成为开放型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

  在如今的这片热土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辉煌“十一五”中国最佳综合实力开发区、中国生态(人文)宜居规划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金字招牌”都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30年风雨兼程、辉煌创业的最好注解。

  2014年,西海岸新区正式获国家批复,辖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在三十而立之年,青岛开发区成为西海岸新区主体功能区,在西海岸这片更强力的磁场下又将开启新的发展与梦想。

  30年来不断创造奇迹

  从1985年3月的青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创伊始的探索起步,到与当时的黄岛区体制合一后的二次创业;从孤岛建区,到港口西移,举全市之力依港兴城;从隔海相望、青黄不接,到桥隧互通、同城发展……30年间,青岛开发区的发展不断提速。

  狮王化工株式会社是在青岛开发区落户的第一批外资企业,它的发展历程记录了青岛开发区的成长轨迹。

  这个日本著名的企业集团1988年即来到开发区投资建厂。在这里,狮王自主研发、用于预防牙周病的细齿洁专业口腔护理牙刷,刷毛尖端仅为0.02毫米,被当时的国际口腔组织专家评为“目前世界最好的牙刷”。这种世界最好的牙刷每天都从青岛的车间批量产出,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还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得益于青岛开放环境的不断完善,狮王已将青岛工厂发展为中国总部,日渐成长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日化品牌。

  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总指数方面,青岛开发区连续9年保持前五强,地区生产总值近17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50亿元大关。

  青岛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自2005年起10年间连续突破一个个大关:300亿、400亿、500亿……1000亿。2014年更是达到近1700亿,工业总产值也由2005年约800亿元跃升至2014年的5000亿元以上。青岛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是2005年的近4倍。青岛开发区面积不足青岛市的3%,却贡献着青岛市1/4的规模工业产值、1/5的地区生产总值。

  崛起现代经济的产业高地

  1992年,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先后兴建;1995年,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获批;2006年,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设立;2008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挂牌;2011年,中德生态园正式奠基;2013年,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开建……青岛开放区总是走在改革与开放的最前沿。

  在青岛开发区,在海尔海信、大炼油、丽东化工、北船重工、武船青岛、中海油等一批业内领军企业高端项目的引领下,形成了“家电电子、石油化工、造修船、海洋工程、汽车、港口物流”六大产业集群。仅海尔一家,就将包括三洋、爱默生、瑞智等海外知名大企业在内的近百家供应商吸引到青岛开发区。总投资60亿元的海尔国际信息谷项目日前正式落户。该项目将秉承产城融合智能化理念,打造以生态、低碳、智慧为特色的新一代园区和有机生长的绿色智慧小镇,将成为可持续成长的产业生态圈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航运商贸金融业、医疗健康产业和教育衍生产业等六大领域,目前增加值已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4.2%。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电信信息服务青岛基地项目将于下个月开工建设,将成为立足山东、辐射北方、服务全国的呼叫和数据存储及灾备基地,是目前山东地区唯一一处中国电信集团级云计算基地、国家级灾备中心。

  目前,保税港区培育形成了国际物流、高新技术、贵金属加工、高端市场、临港服务等五大产业集群。青岛开发区还努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大宗原材料交易定价中心和特色产业集聚中心。当前,保税港区总体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与上海自贸区试验区仅相差1.68平方公里,已经试行自贸区相关政策。

  作为在中德两国政府首脑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中德生态园的规划、建设均引入了德国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突出“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未来的5到10年,将以国际合作为主要方式,着力打造成为彰显中德合作的国际园区、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态园区、促进产业转型的示范园区、推动研发创新的智慧园区、引领绿色生活的宜居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活力园区、展示生态文明的未来园区。

  改革成转型升级强劲引擎

  支撑青岛开发区30年发展奇迹的,还有一条不断改革开放的路,不断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综合发展的路。

  汇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国际合作园区等开放区域,以青岛开发区为主体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已成为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早在2008年,青岛开发区就开始了关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探索,被山东省确定为首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探路西海岸、探路开发区功能创新、优势再造的途径和模式,同时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等问题进行探索,这其中就包含港口与开发区联动、行政功能区与经济功能区的剥离与延伸,完善大通关机制等。

  此外,青岛开发区还推进简政放权,在全山东省率先推出外资准入新一轮便利化改革举措,探索建立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枚印章审批”的行政审批新机制。推行大部门制改革,按照精简、扁平、高效的原则,建立了“小而有效”的“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格局,推动发展的力量更加凝聚。

  青岛开发区正在深入实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命题,为沿海开放的城市青岛西海岸创造了新的开放和发展的历史机遇;承担着全面实施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和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转型发展。

  “我们要以先行先试为契机,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推进西海岸新区建设,创新发展方式,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表示。

  作为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前湾港和董家口港,这两个港区总吞吐能力超过7亿吨,连接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同时辐射着沿黄流域九省一市,形成了远近洋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的全球性网络,是青岛驶向世界的强大引擎。

  10年后,海洋经济将占新区GDP三成以上,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岛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建忠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发展自主创新的海洋经济,推动经济功能从制造向创新提升,推动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深水大港从中转大港向自由贸易和国际物流中心提升。“国家级新区”这块招牌,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蓝色、高端、新兴产业项目到来,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杨瑶)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