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积极聚才 政策举措并行

人才,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所在。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委组织部围绕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和人才需求,积极对接,主动作为,收集筛选自贸试验区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并对外发布,组织干部到自贸试验区挂职,启动自贸试验区专题培训,制定自贸试验区专业人才引进政策等,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争取省内专业干部前来挂职
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哪些人才?记者了解到,市委组织部向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征集了部分专业人才招聘需求,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14名、自贸试验区相关单位人才需求25名。此外,配合省委组织部澳新出访团,开展自贸试验区人才政策需求推介宣传,通过海外人才顾问、海外人才工作站发布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
积极对接(福建省)省委组织部,向上争取省内专业干部来自贸试验区挂职。协调自贸试验区各相关单位挂职需求岗位25个,目前,省组已派遣第一批挂职干部来厦,并全部到岗工作。来厦挂职干部基本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所需规划建设、财政金融、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干部,全部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8名,平均年龄34.7岁,挂职期3年,目前均已安排在自贸试验区相关单位工作,其中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5名、象屿保税区管委会2名、厦门市商务局5名,火炬高新区管委会5名,市金融办1名,市发改委1名。
此外,市委组织部准备启动新一轮自贸试验区建设系列培训。如面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举办自贸试验区建设高层次研讨班;以自贸试验区管理运营模式、创新产业转型发展、金融改革创新、航运中心与海丝之路、投资环境国际化等为主题,举办5期专项培训;通过我市“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开设“自贸园区知识普及”网络培训班,组织全市3400多名处级干部网上参训。
制定厦门片区人才引进政策
“我们是冲着自贸试验区来的。”在今年4月初我市举办的台湾专业人才对接会上,不少台湾人才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对台特色突出,将大大提高厦门的综合吸引力,台湾人才也要早行动、早卡位,争取获得更好发展。
专家分析,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虹吸效应”将不断显现,不仅将带动新一轮投资创业热潮,也将催热金融、国际化管理、营销、经贸和物流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才。
建设自贸试验区,如何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加大国外柔性引智力度,鼓励用人单位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工作方式限制,采取公开招聘、兼职、科研合作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吸纳人才。成立厦门片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海外顾问团,由熟悉自贸区建设、不同专业和背景的柔性引进专家构成,按贸易、投资、金融、法律等专家组别组建,实现国际人才柔性引进、弹性使用。
积极吸引国际知名院校、跨国公司、境内外著名培训机构,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在厦门片区举办职业经理人、国际产业专才、国际通行资格证书等专项培训,通过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及管理创新,建立厦门片区紧缺急需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平台。(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