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汪达炜:创新技术频出 打破国外垄断

2015年07月02日 10:5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南京7月2日电 (周建琳唐晓雯)“创业者承担的是一家公司的命运,任何决定都存在风险,这就需要前瞻的眼光和大胆的决策。”这是创业“老手”汪达炜的忠告。2日,见到汪达炜时,记者发现他非常谦虚,言谈举止中透露着儒雅。

  汪达炜,在美国留学工作三十多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大型企业工作,而另外十五年都在创业。早在1998年,汪达炜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在创办的两家企业发展迅速并先后被收购之后,2011年他决定来到苏州开始第三次创业。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明?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汪达炜第三次创业的成果。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纳米传感器就是手机灵敏的“眼睛”,它能“侦测”到手机细小的位置变化,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

  通俗地讲,就是用户现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都会发现屏幕会随着手机横放或者竖放进行自动翻转,这就像手机有了“眼睛”,屏幕自动旋转功能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明?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达炜说,这就是他和团队做的事,为手机安上“智能眼”。

  明?传感科技于2011年推出了MEMS传感器领域中首款3轴加速度传感器产品,不仅成功践行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小型化,还打破国外厂商的行业垄断。

  在纳米级的加速度传感器诞生之前,手机也有比较“原始”的传感装备。江达炜介绍道:“在手机内部弄一个凹槽,凹槽里放置小滚珠,根据滚珠的滚动来判断手机的位置变化。”相较于此种方式,纳米传感器则有着多方面的优势,体积只有芝麻大小,成本只要1.2元人民币,精准度高,最重要的是由于Z轴的加入,位置的侦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三维。

  这款传感器的研发,汪达炜和他的团队花了近5年的时间,目前每月出货稳定在300万颗以上,累计已有5000万颗明?研发生产的传感器被安装在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里,公司的销售额也以每年4-5倍的速度飞跃式增长。

  如今,加速度传感器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比白菜还便宜的价格并没有给这一领先技术带来应有的利润空间。于是,从两年前开始,汪达炜便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除继续深耕手机市场外,将纳米传感器打入行车记录仪市场。

  在汪达炜看来,行车记录仪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储容量紧张与保证重要画面之间的矛盾。“即便是16G容量的行车记录仪最多也只能能存储30-40分钟的画面,之后新的画面会自动覆盖。”他进一步解释说:“为了保证最关键的画面被记录下来,就需要传感器的介入,当汽车发生碰擦时,传感器能感受到碰撞产生的加速度,它就可以告知仪器那一刻的画面是重要画面,仪器便会储存下来,保证不被覆盖。”

  在国内,明?无疑是行车记录仪加入传感器的探索者,而技术先进、起步较早也让它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头羊,目前,大约占领了80%的市场份额。汪达炜还透露,目前公司还正与一家知名洗衣机品牌合作,为其生产的滚筒洗衣机“定制”传感器。

  回首创业之路,汪达炜坦言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在明?产品市场推广初期,他屡屡碰壁。习惯了美国创业环境的他对于中国式创业有些不适应,但很快他便调整思路:“既然大品牌客户看不上当时还没名气的我们,那我们就从小客户开始打品牌,慢慢积累。”如今,这一理念的正确性已经得到印证。

  对于传感器的未来,汪达炜有着无限的想法。在创业这个大舞台上,汪达炜正在努力编导着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出。(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