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归侨谈精准医学与中医 吁政策创新紧跟技术创新

2015年07月03日 14:5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北京7月3日电 (陶煌蟒)“精准医学提出的个性化医疗,与中医诊治有相似之处,中医分未病、欲病和已病,通过这样的区分,精准医学就把以前被忽略的部分再次凸显出来。”归侨院士程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博奥生物与媒体沟通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精准医疗与中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呼吁国家政策创新跟上科学技术创新。

  作为归侨优秀代表及中国生物芯片领军人物,程京将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与国际前沿生物技术相融合,对精准医学提出全新阐释。他说,中国传统医学这一瑰宝,需要仔细学习了解,然后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把它加以提升和诠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

  谈到“未病”时,程京表示,我们的《黄帝内经》在两千年以前,对这个概念已经有非常清晰的文字记载和注释,但是我们自己却并不是很了解。“在我们不了解的情况下,怎么向全世界弘扬和推荐这么光辉灿烂的医学历史和宝典?”

  “首先我们要花时间学习和了解,而且实践,同时,我们要借助这些最新的手段,来分析和解释中医药工作的机制机理。”程京指出,对于精准医学中的未病研究而言,最关键的是寻找诱发疾病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精神因素尤其需要普遍关注。

  他还补充说,一般而言,外界对精准医学总停留在药物治疗“靶点”这一概念上,却忽视了情志也是精准医学的内容之一。

  “我们对物质过于看重,对精神却严重忽略和忽视,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出对情志的了解,也就是我们的心情和情绪。”他说,治疗这些疾病时常常需要精神上有所寄托,它可以叫做“玩物尚志”,当我们精神没有寄托的时候,什么毛病都有可能出现。

  他还希望,有朝一日文化产品也可以当成药品一样开处方,根据你自身状态有针对性地选择欣赏和学习这些文化产品。

  有记者问,精准治疗离不开基因检测这一新技术,比如博奥的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若要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还需哪些环境?对此程京呼吁,政府的政策创新也要跟上企业的技术创新。

  他直言,若没有政策作为支持,创新产品服务难以到达需要它的地方。

  程京介绍,以遗传性耳聋为例,全国8500万残疾人中,耳聋占比将近三分之一,政府可以很好地进行干预,但目前仅有部分地方在辖区内推动开展类似筛查工作,而这样的示范工程是难以长期持续的。

  “类似的疾病如果科普到位,国人是能够取得正确认识的,但我们虽是大国,却是一个科普弱国。”他说,现在我们已有科学手段告知患者,做好预防和提前干预,无奈政策创新不到位,让新技术应用陷入尴尬境地。

  程京认为,创新驱动是两个轮子,一个是技术创新,另一个是政策创新。因此象遗传性耳聋这样高发的出生缺陷干预,应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医疗,由政府埋单,提升国人认识水平。

  “要唤醒全民意识,在悲剧普遍发生之前早早的重视,进行干预,保障后代健康。”程京最后说。(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