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归创建二手货交易平台 野鸭螃蟹均能转手(图)

“文曲星,一次、两次,5、4、3、2、1,成交!”7月19日晚19:30许,在“壹呼佰应拍卖会”QQ群里,类似的叫拍不时闪现刷屏。仅仅一个多小时,手机、空调被、编织钱包、工艺自行车、野鸭、螃蟹等五花八门的拍品先后成交。不过,这些拍品清一色的都是二手货。
这项免费服务,其实是福安小伙子林芝呈创业过程中的“副产品”。这个有过留学经历的90后,去年9月创办了福安二手商品O2O交易平台“壹呼佰应”。
通过拍卖和寄卖方式,“壹呼佰应”迄今促成400多件二手商品成交。
留学经历触动创业梦想
“有便宜、好用的二手商品,为什么还要多花钱买新品呢?”高二时林芝呈前往新西兰留学,当要添置生活用品时,房东和同学常常给出这样的建议。
林芝呈发现,当地人十分推崇环保理念,对生活用品和资源的再利用,成为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
之后,林芝呈升入新西兰高校就读市场营销专业。业余时间,他尝试着融入当地社会打工挣钱,做过二手车销售、商务清洁等。
2014年9月,林芝呈决定回国创业。结合专业所学和留学经历,他很快选定创业目标:运用新兴的“O2O”模式,开设二手商品交易服务平台。
可家人对他的这一设想不以为然。“二手商品,不就是旧货买卖吗?”有着长期经商经验的父母认为,干这一行在福安市场并不成熟,麻烦事多,挣不了什么钱。
女友小黄也摇摆不定:“做二手货给人的感觉不入流。要不,还是经营全新商品?”
尽管遭遇家人泼冷水,但林芝呈并未放弃。“市场不成熟,也是一种商机。”他说,从这些质疑中,也发现自己考虑不足之处,借机改进了创业思路和方案。
不久,林芝呈开设了“壹呼佰应”同城二手商品网上交易平台和线下实体门店。
“‘佰应’是英文buying的谐音,也想借‘一呼百应’的寓意,表达我们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林芝呈说。
从解决“市场痛点”入手
林芝呈从福安二手商品市场调研中,敏锐地捕捉到当地的相关需求和市场空白。
他发现,福安专营各类二手商品的实体店,只有部分维修家电的小店偶尔兼营电子电器产品,很难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二手商品交易需求。于是,林芝呈通过私人微信号,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试水。他在与朋友的互动和交流中,一直琢磨着如何将线上线下加以融合,优化同城服务。
有些市民很希望能淘到物美价廉的二手生活用品。他们在“58同城”“淘宝闲鱼”等交易平台上淘旧货,不过常常担心收到以次充好或表里不一的二手商品。
另一方面,有的二手商品却苦于找不到新主人。不少亲朋好友说:“家里留着没什么用,如果转让给别人能获得一个合理折价,又能物尽其用,是最好不过。”
福安的李女士曾上网转让一个九成新的箱包,有位外地买家签收后,以箱包的磨损情况超出预想为由,要求再降些价格,否则就退货退款。类似的遭遇被网友称为“到手刀”,其实也是不少二手商品转让者的顾虑。
刚推出“壹呼佰应”O2O服务平台时,林芝呈不止一次遭遇到因二手商品的小瑕疵导致交易大费周折的情况。比如,有一次代售二手冰箱,因为疏忽了密封条问题,在买卖双方间来回折腾了四五天,后来向厂家购置新密封条,快递来回数次后才对上型号。
在林芝呈看来,交易双方的烦恼也正是“市场痛点”。他逐渐摸索出买卖协议、线下商品查验、售后七天保修退款等基于同城二手交易特点的模式和办法,“不只是停留在促成交易上,更着眼于解决后顾之忧”。
福安市民陈女士本想在一家知名网络平台售卖家中的一台二手空调,但都因为拆卸、安装的问题,一直没能与意向买家谈拢。她无意间走进“壹呼佰应”线下实体店,通过平台筛选到诚意买主,并获得安装、拆运的寄卖服务,结果很快就卖掉了空调。
林芝呈认为,这也是在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上,与国内知名平台进行差异化竞争,能分得一杯羹,所需要深耕的服务方向。“我们想化解二手商品交易‘碰运气’的无奈,让买卖双方从服务获得实惠和诚信的消费体验。”已成为创业伙伴的女友小黄说。
收获的不只是赢利
“现在是本期竞拍的最后一件神秘商品,猜猜是什么?”每周日晚,由林芝呈和女友小黄组织的QQ群竞拍进入尾声时,总要先上传一两张关联图片,吊足拍友们的胃口。
与“壹呼佰应”线上微店和线下门店的运作方式不同,QQ竞拍群并不收取服务费用。林芝呈介绍说,竞拍群每周一次的活动,是为了让本地对此有意向的年轻小伙伴们,增加一个“挖金”“捡漏”或信息交流的渠道。
可这种免费服务会与他所经营的平台业务“抢单”吗?林芝呈坦言,免费竞拍并不会带来直接的赢利,却增添了二手商品的转让趣味性,吸引了二手交易的人气。从疑虑到热捧,经过27期的QQ群竞拍会,“壹呼佰应”平台的本地活跃粉丝增加至1500多人。
一些曾被视为鸡肋的二手商品提高了转让效率,减少闲置品的随意丢弃现象,此举既经济又环保——这无形中扩大平台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还引来本地的一些意欲合作的商户。
看到儿子早出晚归、一步步将设想变成现实,林芝呈的父母为独生子的成长感到欣慰。
女友小黄还是大三在校生,也一改最初的想法。“我不介入线上线下工作,主要负责二手平台幕后的策划编辑。现在有的大学里也设有创业基金,鼓励在校生提前接触社会。”在与林芝呈一同奔忙的过程中,她对二手交易的行业前景越来越看好。
近日加入林芝呈服务团队的,还有两位今年才高三毕业的暑期工小钟和小缪。他们觉得,平台的服务契合了眼下很多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平台的发展空间也是自己的成长空间,考虑以后“在大学所在地也复制这个模式”。
大家的支持让小林对平台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他意识到平台仍有待突破和改善之处,比如,扩展二手商品存放场所,增设线下交易点,降低买卖双方间来回沟通的人力成本等。(姚瑾 郑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