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汕头侨区和中以(汕头)科创区成粤东经济“引擎”

2016年01月21日 10:48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2015年12月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个月,(广东)汕头可谓喜事连连:先是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迎来挂牌成立一周年的喜庆时刻,总投资96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和“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同时落户试验区;继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暨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建设,大批海内外嘉宾云集汕头。

  华侨试验区与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分别位于汕头东西双翼,构成新时期特区创新发展的“双引擎”。“我们将把这两个平台作为全市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战略平台,倾尽全力加快推进建设。”市委书记陈茂辉不久前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

  试验区注册企业逾2000家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再一次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新机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将华侨试验区建设列为“汕头一号工程”,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从政策机制、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方面全力支持和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目前,在华侨试验区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已达2129家,总注册资本共198亿元,聚合效应开始显现。

  华侨试验区获批设立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委托我国顶级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华侨试验区发展规划和试验区政策创新若干建议及说明。

  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华侨试验区已依法全面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努力打造机构精简、服务高效的管理体系。

  一系列创新举措,彰显华侨试验区“探索新路”的本色:试行“一址多户”以及企业注册地与经营地相分离的登记模式,推进投资便利化;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落户试验区,至今已有372家企业挂牌展示,力争今年升级为广东华侨金融股权交易中心;与中信集团、中交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率先运用PPP模式进行城市开发建设,试验区东海岸新城20平方公里填海工程已全面完成;华融华侨资产管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试验区注册成立,将开展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近日正式发布实施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为我们描绘了试验区未来的美好发展蓝图:重点打造东海岸新城、珠港新城、南滨新城和广澳国际枢纽港等“三城一港”空间结构,形成功能集聚、空间集约、海陆统筹发展的开发格局,努力实现“2017年起步区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2030年基本建成享誉海内外的现代化新区”的目标。

  中以合作区打造国家级创新中心

  去年12月16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暨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汕头启动,标志着世界一流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正式进入汕头,以其为依托的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也开始起步建设。

  创新驱动,是加快汕头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借助筹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契机,我市积极谋求与以色列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规划建设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不同层面开展全方位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并力争合作区纳入中以两国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国家级创新中心平台。

  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我市金平区西部,初步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高教科研孵化区、创新产业拓展区、现代工业园区、高端服务配套区、桑浦山人文生态景观区和牛田洋湿地保护区等功能分区。围绕建设沿海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总体目标,合作区将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以综合开放合作为支撑,以国际化城市社区打造和综合治理为载体,加快构建国际化科技创新综合平台、国际化科技孵化创业平台、新型综合开放合作示范平台、特区转型发展示范平台和国际化城市综合治理平台等“五大平台”,着力建设国家级的创新中心、孵化基地、创业载体、人才洼地。

  华侨试验区和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虽然功能定位不尽相同,但“创新发展”是其共性。随着东西两翼这两个战略平台的形成,汕头将拥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粤东经济发展的两大强有力“引擎”。(王开颖)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