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江门中欧合作区打造国家级对外合作示范平台

2016年03月01日 09:38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昨日(2月29日),随着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以下简称江门中欧合作区)挂牌及授牌仪式顺利举行,我(广东省江门)市“三大发展平台”之一的江门中欧合作区正式启动全面建设。下一步,我(江门)市将重点推进“3+1”计划(着力实施“深化对欧合作、创新载体发展、优化服务体系”三大行动,引进和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构筑“一心(中欧国际服务中心)+一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N基地”格局,将江门中欧合作区打造成为珠三角创新创业驱动发展的标杆、国家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和新时期中欧产业合作的示范平台。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黄殿文、广东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局长姚德洪,西班牙驻广州总领事馆、法国电力集团(法中电力协会)、德国工商大会、英中贸易协会、法国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欧洲商协会驻穗机构和欧洲企业的代表,市领导毛荣楷、邓伟根、赵基耀、冯立坚、吴晓谋、王积俊、钟军、魏志平、许晓雄等出席仪式。

  当天,黄殿文、姚德洪、毛荣楷、邓伟根一起上台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和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服务中心挂牌揭幕。之后,毛荣楷将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智能制造、教育装备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及装备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的牌匾,分别授予了鹤山市、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随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来到位于江门万达广场写字楼、刚刚正式启用的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服务中心参观,深入了解合作区的规划建设和服务情况。

  黄殿文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国际合作的平台,愿与江门市委、市政府加强合作,倾力打造江门中欧合作区,积极开展与欧洲各国的广泛合作,充分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期,创新招商手段,提升引资力度,加快与中欧企业和商协会的合作步伐,全力把江门中欧合作区打造成为具有江门特色、全国知名的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同时,通过集群式引进欧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及服务模式,带动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断优化,把江门建设成全新、有内涵的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

  邓伟根指出,江门中欧合作区作为江门市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携手共建的发展平台,市委、市政府赋予其全市“三大发展平台”之一的定位,目标在于对接欧洲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欧洲的产业合作和项目引进,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实现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接下来,江门中欧合作区将紧抓机遇,紧密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招商模式,推动实施“市级统筹+分园建设”,构筑“一心+一区+N基地”的发展格局,通过加快制定实施合作区建设方案,抓好工作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的分解落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搭建核心区中意工业设计平台、中德创业创新基地、中荷涂料研发基地等特色合作平台;深化对欧合作对接,积极推动本地行业商协会、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院校与欧洲有关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工作,促进小微经济与创新经济相结合,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相结合,园区经济与国际经济相结合,将江门中欧合作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对外合作示范平台。

  【优势】在我市投资的欧盟企业达94家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建设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有基础、有条件,优势明显。我市作为“中国侨都”,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达400多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一直以来是外国资本投资的热土,双方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目前在我市投资的欧盟企业有94家,投资总额达108亿美元。其中中法合作的台山核电站总投资95.4亿美元,是我市中欧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维达纸业作为中国卫生用纸行业的龙头,其大股东就是跨国巨头瑞典的SCA(爱生雅集团)。另外,我市与欧洲各大制造业强国的联系也颇为紧密。以德国为例,目前在江门投资的德国企业主要有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之一的巴斯夫、欧洲最大汽车线束生产企业之一的克罗舒公司、德国博世属下欧洲第一汽车音响品牌的德国蓝宝公司、全球最大的明胶企业罗赛洛明胶等。

  去年我市成为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后,着力打造“江门特色、广东标杆、全国示范、国际平台”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之都就成为了我市重点发力的方向,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作为“小微双创”的重要国际平台,也将是重要的发力点和扶持对象。(肖开刚 范雨薇)

  【做法】构筑“一心+一区+N基地”格局

  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后,着力构筑的“一心(中欧国际服务中心)+一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N基地”将如何运作?

  记者了解到,“一心”即昨日正式启用的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服务中心。这是我市打造的一个高端商务交流服务平台,旨在为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央企、知名民企等投资者和我市外向型企业提供投资和贸易促进的政策咨询服务,具有洽谈接待服务、展示、投资贸易服务、重点项目筹备和重要机构进驻办公四大功能。

  “一区”是指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该核心区位于址山、共和、司前、大泽等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将重点与德国、瑞典、法国等欧洲国家在五金机械及装备制造业,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进行合作,加速欧企集群发展,辐射带动江门产业机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打造“欧洲小镇”。

  “N基地”指将加强与欧洲各制造强国的合作,重点打造蓬江区的智能制造、教育装备产业基地;高新区(江海区)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新会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台山市的清洁能源及装备产业基地;开平市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恩平市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等。

  【意义】引进欧洲大项目  落实“珠西战略”

  建设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是市委、市政府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打好“侨牌”,擦亮“小微双创”品牌,落实“珠西战略”的重要部署。

  目前,按照省、市战略部署,江门的发展有“五个定位”,即珠三角西翼与粤西地区联系的交通门户(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基地、全球华侨华人创业创新之城(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之都)和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而要实现这五大发展定位,很关键一点是要有大项目支撑,要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江门。为此,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外出“敲门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又将目光聚焦到欧洲,就是看中了欧洲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领先技术和绝对优势。加强与欧洲地区的合作,力争引进欧洲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将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的国际合作平台,对我市深入落实“珠西战略”,实现“五个定位”具有重要意义。(肖开刚 范雨薇 胡涛)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