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剑桥女博士研究“光敏蛋白” 帮盲人重见光明

2016年03月17日 11:00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趁着出国进修、访学,生个外国籍宝宝是不少高知妈妈的做法,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周敏教授却反其道行之。在英国牛津大学工作的她得知自己怀孕后,毅然决定回国。“我是一定要回来的,所以没打算把孩子生在国外。”如今的周敏在南理工从事着与蛋白质结构相关的基础研究,目前正在研究光敏蛋白,希望在未来可以帮助盲人感受光明。

  追随内心,牛津主管毅然辞职回国

  周敏的博士与博士后分别师从剑桥和牛津的两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剑桥大学化学系质谱实验室主任和牛津大学蛋白质组学主管;曾参与英国和欧盟多个重大项目的科研工作……优越的职业发展前景并没有挽留住她回国的步伐。

  “我很清楚自己是一定要回国的。”周敏说,中国始终是她要扎根的地方,国外的科研经历只是对她科研思维的开拓。英国忙碌的研究工作,让她一次次无奈地延迟回国计划。2011年的怀孕让她意识到,是下定决心回国的时候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的环境中成长。”周敏笑道,她和老公对中国教育和传统文化更认同。她说,在指导博士生工作时,她接触的一些外籍学生,创造力较强但基础知识欠缺,在做深入研究时会因基本概念不熟悉而发生本质性错误。相比之下,中国学生上手慢但基础扎实,一旦上手,大多能很好地融入其中。

  2011年8月,挺着大肚子的周敏回国,南京是她的唯一选择。这是她母校南京大学的所在地、爱人的老家,也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城市,“南京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科研氛围浓厚,更重要的是南京人从不排外。”

  沉心科研,寻找更有效的药物分子

  2012年6月,初为人母的周敏在回英国处理牛津大学的科研收尾工作时,收到了南京理工大学的邀请。学校非常有诚意,完全同意为其投资数百万元建设实验室。“我对南理工校领导的支持非常感激,他们的承诺让我没有后顾之忧。”2012年底,周敏全职投身南理工。

  周敏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功能性生物分子复合物尤其是膜蛋白体系。“大部分药物作用的位点在细胞膜上,膜上的受体只要接收到相应信息就会产生变化,使膜内的蛋白质机器开始运作,发挥药物的作用。”周敏介绍,她的研究兴趣就是膜外信息如何传递到膜内的这一过程,“如果这些机理研究清楚,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设计、筛选出有效的药物分子,研制出更好的药物。”

  近两年,她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正在与德国洪堡大学合作的一个项目。

  “人眼上有一种叫做‘视紫质’的蛋白,上面有一种配体‘视黄醛’,在可见光作用下,视黄醛的状态改变可以使视紫质发生结构性变化,从而使光学信号传递下去,人也就能产生视力。一些盲人看不见,就是因为视紫质存在缺陷。”周敏说,他们目前正在和光遗传学之父——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生物学院的Peter Hegemann院士团队紧密合作,寻找一种新的光敏蛋白来替代。“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运用于临床,帮助那些需要光明的人。”

  自由探索,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任何一门技术或一个领域,你向学生介绍以后,如果能激发起他们的探索热情,那才是最好的教育。”周敏认为,作为大学老师,带学生和做科研一样重要。

  周敏现在给本科生开了一门学科前沿课程——《探索生命的测量》。有一次一位本科生对周敏说,想研究怎样让神经传导得更快。“我们听了后觉得这个‘异想天开’的题目太离谱了。”周敏的研究生王坤说,但是周老师却认为“很好”,她鼓励那位学生,“你应该有你的科学梦想,但是你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下来,首先要知道神经信号是怎么传导的,在此过程中,限制它速度的是哪一步?在每一步上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希望有更多的海归老师,从大学生进校一开始就培养他们自由探索的精神。我不希望一开始老师就给他们一个程式——‘这个结果就是对的,那个结果就是错的。’实验得到的并不是预想的结果,而这才是科研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她说。(谈洁 杨萍 王睿)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