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苏州海归“小娘鱼”学做外婆菜 传承“家味道”

2016年04月05日 10:16 来源:姑苏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制作清明美食与孤老分享
制作清明美食与孤老分享

  青团子、酱汁肉、螺蛳、酒酿饼……清明时节,大量的时令美食纷纷上市,让市民们大饱口福。清明小长假,不少市民在扫墓踏青的同时,也纷纷将众多时令美食“请”上餐桌,与家人一起分享。或是学做外婆菜,追忆中传承“家味道”;或是赶制一桌美食,与社区孤老分享;或是购买苏州的时令美食,带回老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市民这假期餐桌上飘逸着美食味道的同时,也洋溢着浓浓的“孝”味道。

  聚焦镜头一

  “90后”海归吴歌的清明假期——学做外婆菜传承“家味道”

  “90后”的吴歌家住张家浜小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娘鱼”。这个假期,海外留学归来的她忙碌着为家人买菜烧饭。每次做饭,有一道菜是必做,那就是清明美食——酱汁肉。

  “这道菜跟我有着不解之缘!”小吴说,小时候,自己与外婆最亲。每年清明时节,一生勤劳善良的外婆都要做酱汁肉给一家人解馋。提到已故的外婆,小吴眼角泛起泪花,“小时候,每到清明,最期待的就是外婆做的酱汁肉,诱人的红色犹如雨水洗礼的樱桃散发着香气,让人欲罢不能。那肉入口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甜中品咸,鲜美无比。肉食用后,用那汤汁拌着白米饭,更是这世上最好吃的盖浇饭。

  在外婆生前,老人家也教会自己做酱汁肉。她说,基于对外婆的怀念,几乎每个清明,自己也都要制作酱汁肉,即便在国外留学的那段时间,也同样如此。“对于我们这些海外留学生来说,尤其是到了清明这样的节日,最想念的就是家,最怀念的就是外婆做的菜。”小吴说,引用周杰伦的《爷爷泡的茶》,我常和我的外国同学说,“外婆做的菜,有一种味道叫做家。”在国外读书的时候,红曲粉和冰糖等制作酱汁肉的原料她都始终备着。她说,自己的外国小伙伴们都有尝过我做的酱汁肉呢!

  现如今,小吴已为人妻。每当一家人在清明前后团聚的时候,她都会寻着儿时的记忆,做出那个藏在内心深处的“外婆菜”。很快,小吴也将为人母。她表示会将“外婆的味道”传给下一辈,下下辈,将家的味道一直延续下去。

  聚焦镜头二

  社区93岁孤老的团圆饭——“儿女”欢聚一堂分享时令美食

  昨天(4月3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虹桥社区93岁孤老柏好婆家中一改往日的冷清,“儿女”们欢聚一堂,你买菜来我择洗,你下厨来我搭手,好不热闹。

  清明时节,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要千方百计回家扫墓祭祖,并与家人一同分享时令的“春天味道”。而每每这个时候,社区的空巢、独居、孤老等特殊群体感受的却是冷清。为此,虹桥社区各路志愿者决定化身他们的“子女”,用一桌时令美食让他们感受社区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

  今年51岁的陈阿姨作为“儿女小分队”的一员,也是本次团圆饭的“大当家”,从制定菜单到购买,从择洗到炒菜,都由她亲自“把关”。“我以前在单位食堂工作,去年底退休后,一下子闲下来显得有点‘无所事事’,听说社区招募‘掌勺’为孤老做饭,我激动不已,立马就向社区毛遂自荐,因为这也正合我的‘胃口’呢!”陈阿姨一边刷洗着太湖螺蛳,一边说道,“这个时节,正是不少时令菜最鲜美的时候。就说这螺蛳吧,正是‘明前螺,赛过鹅’。还有这河蚌,俗话说‘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河蚌在清明前后也是最为肥美的。我更喜欢配上春天才上市的头刀韭菜一起爆炒,这个滋味,简直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呢!”

  一番忙碌之后,一桌子时令美食飘香。“儿女”们围坐在柏好婆身旁,聊着家长里短,品味着春天味道,感受其乐融融的温馨。

  聚焦镜头三

  新苏州人回老家过节——带上“苏州味道”回家孝亲长辈

  “清明时节,苏州有很多美食,青团子、酱汁肉、酒酿饼等等,这些美食吃过一次就让人念念不忘。”今年25岁的刘蓉老家在兴化的一个小镇上,去年,她才辞别家中的亲人,来到苏州工作。她说,来苏州后,她深切感受到,苏州人讲究,在饮食上也从不含糊,所以才有这么多的美食。

  在清明小长假之前,小刘已经计划回家过节。“带一些青团子、酱汁肉等回去,给父母亲、爷爷奶奶品尝一下,感受一下属于‘天堂苏州’的味道。”这是她此次回乡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于是小长假之前,她就做好了很多的攻略,确定好购买的商店后,最后购买了不少青团子和酱汁肉。她说,清明是一个祭祖敬贤,也是一个感恩的时节。所以,好的东西带回去与家人一起分享,也算是一次感恩尽孝吧。

  “青团子、酱汁肉等美食经过长途颠簸带到了老家,再经过一番加工后上桌,口味肯定要比买来就食用差一点。但是,父母亲和爷爷奶奶都觉得好吃。”记者电话采访时,小刘开心地说,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他们感受到做小辈的孝心吧。(高小花 图/张健)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